1)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_全京城都知道我俩锁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颜楚音这几日心里都不痛快。格外不痛快!

  那两个骗子牵扯出的伪造户籍的案子,最终交到了他手里。皇上有意历练他,找了个年轻的小官给颜楚音当副手。那小官心里十分清楚,皇上选他的目的是想要他带一带新乐侯,帮着新乐侯熟悉官场上的事务,只要用心当好这个“保姆”,真把新乐侯带出来了,日后的前程肯定不会差,因此十分尽心尽力。

  这案子倒也好查,因为管理户籍的官员是谁、负责审核盖章的人是谁、誊抄户籍纸的人是谁等等都是能在衙门的日志里查得到的,完全可以精准拿人。

  等拿了人、撬了他们的嘴,就发现这种伪造户籍的情况早已有之。

  本朝有一条法律,是太/祖那时候定下的,不准买卖流民。所谓流民,指的是因家乡受灾而流亡外地的人。他们流亡的时候,为生活所迫,往往不得不卖儿卖女,用人命换几口粗粮。但太/祖说了,这是违法的!正常的人口买卖不违法,但是如果有人明知道某地方受灾了,那地的人水深火热,故意跑去那地行买卖人口之事,用极低的价格买下流民,这种行为就是违法的。违者斩立决。

  这里说句题外话,沈昱的生母也是流民,她当年是被“卖”到沈家做童养媳的。但这种“买卖”是没有经过衙门正式签订契约的民间自发行为,沈母没有签下卖身契,因此不算违法。像沈母的这一种情况,完全可以说是她夫家用了些许粮食从她娘家人手里聘了她。后来沈母在沈家正式落籍,落的也是“妻籍”。

  按照太/祖的设想,本朝已经在各地设了慈孤院,当某地方受灾,流民可以一边等官府放粮,一边去慈孤院外头挨一挨,日子再艰难,但总还能过下去。

  但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喜欢趁火打劫,只因为买卖流民是一门无本生意,一口粮食就能换来一个人,倒手卖出去最起码能换得十几两银子!很多老百姓不懂朝廷政策啊,见自己的村子被水淹了,有人一怂恿,就把家里的孩子卖了。

  而这些被卖的孩子,女孩多被卖去了妓院那种地方,男孩的去处也不见得就比妓院好。太/祖知道这事后,当时是下了狠劲去惩治的,杀了好几个典型。

  万万没想到,才过去几十年,这事竟然又死灰复燃了!

  伪造户籍就是为了给买卖流民行方便。

  比如说,某小女孩的籍贯明明是甲地,甲地受灾了,这小女孩被家里人卖给了黑心人。卖身契上需要写清楚被卖者的来历,但因为那条不能买卖流民的律法在,如果卖身契上写了这小女孩是甲地人,某年某月某日被卖,那她只能砸在黑心人手里,再也卖不出去了,因为没有人敢买!于是呢,黑心人就去贿赂衙门里的人,找一个乙地的户籍,移花接木安到小姑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