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章 救济面包_美漫:我在大萧条画超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加一点之前挖的野菜……”

  牵着孩子的手往“胡佛村”走的路上,女人思索着晚餐该制作什么样的食物给家人吃,一块猪肝面包,大大的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妈妈,妈妈……”

  就在母亲思索的时候,在一旁的孩子指着面包外报纸上的漫画中,穿着披风的身影,稚声稚气的问了起来。

  “这上面画的是什么?”

  听到孩子的提问,母亲的思绪从晚餐上来回来,低头看了一眼手中包在面包外的报纸上,从那模糊的褶皱和文字中勉强辨认出了身影的身份。

  “是超人。”

  “超人?”

  听到母亲的回答,孩子眨着眼睛,看着报纸上的身影,心中一个模糊的超人形象渐渐产生了轮廓。

  ……

  “……在年幼的记忆里,看旧报纸上的《超人》漫画,成为了我童年中最期待的事情。”

  “克利德·伯克出生在大萧条前夕,大萧条发生的时候他才年仅六岁,大萧条之前他的父亲是一个银行职员,1929年丢了工作,为了生存不得不到码头找工作,但是那个时期所有人都过得很艰难,克利德·伯克一家也同样如此。”

  “克利德·伯克的父亲,常常出去忙碌一整天,却没有赚到一分钱。因为这件事情,克利德·伯克时常能够听到父母的争吵,但是,他们却依旧生活在一起,在那个时期,离婚仍然是社会禁忌,经济代价也大。要么丈夫抛弃妻子,要么夫妇在紧张的气氛下仍住在同一屋檐下。”

  “……后来,随着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克利德·伯克一家不得不随着附近,搬进了‘胡佛村’,‘胡佛村’是大萧条时期,人们将用锡铁罐、纸板和麻袋搭建的破旧寒酸的棚户村,搬到‘胡佛村’之后,克利德·伯克一家的争吵变得更加频繁,他的父亲也因此变得酗酒……”

  “那时候还在禁酒期间,但是显然不会有人去管‘胡佛村’的问题,很多私酒贩子就躲在那里,一天24小时的酿酒。这些劣质酒,很受到当时在‘胡佛村’里人的欢迎,很多人宁愿一天不吃东西,也为了喝上一口酒……”

  “对孩子们来说,一个必经的心理之路是认识到他们的父母并非绝对正确。但在大萧条时期,这种认识来得往往要早得多,因为年轻人发现,父母也像婴儿一样无助。”

  “因为贫穷的关系,我的母亲不得不带着我去街上的施粥厨房寻找食物,那个时期的我还不清楚这背后的意义,只是觉得能够填饱肚子,而我每次询问母亲为什么不陪着我一起去吃的时候,她总是笑着告诉我,已经吃过了。现在回忆起了,这或许是她作为父母,最后的坚持吧。”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和同龄的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就是从《信使报》上看《超人》的漫画,信使报社的柯林·卢珀先生,会在每个礼拜一的早上,施舍面包,他用《信使报》旧报纸来包面包,因此,每个礼拜一成为了我最期待的日子。”——摘自《记我的大萧条时代》

  作者:约翰·沃克

  新书,求一下月票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