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六章 并肩御敌_新三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的一天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经过一夜与雁北骑的混战,曹彰所部已疲惫不堪,因此,他们虽然逐次包围了凌统部占据的各个山头,但却无力再发起进攻。

  援兵为了决定胜负的最后因素,曹彰能够指望上的是即将由灵壁开来的曹操中军,而凌统、张辽呢?他们的援兵又在哪里?

  乌江畔,由淮水驶入的楼船终于靠岸,在高宠的统领下,贺齐、蒋钦的三千水师齐齐登岸,作为当初北伐军的后备队,这三千水师原本担负的任务是保障南北运输的通畅,现在,他们的任务则变成了救援。

  除了这三千人外,其它的一万七千名北伐士卒不知下落,诸葛亮、陈登、张辽、凌统、李通这些个将领是生或是死,高宠也已许久得不到可靠的讯息。

  “这都是我的失误——!”高宠在船板上顿足垂胸,然而这又岂能只怪他一个。

  从客观上说,这次北伐完全是狂热冲动下的产物,江东的民众在接连的胜利面前,已经失去了往昔敬慕中原的那一份虔诚,在经济上逐步取得领先之后,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军事上也证明自己,然而,事实的结果却刚刚相反,一切都还需要时间。

  而在地理上,南方与北方相比,也有很大的不足。由于山岭的阻隔,荆北一带高宠军数万精锐对于淮北的紧急战况支援有限,而中原的一往平川却能让曹操能从容的从河北、司隶调来兵马。

  在北伐的人数上,除去三千水师驻留寿春后备外,此次随同诸葛亮直接北上作战的只有一万七千人,张辽的雁北骑兵二千四百人,陈登广陵部七千人,李通的江夏子弟五千人,凌统的宿卫营二千人,加上诸葛亮身边的随从参谋、斥候等六百余众。这样的兵力如果单独的用在突击上,堪堪足够,但偏偏主将诸葛亮在占据了细阳、灵壁、萧关之后,眼界过于执着在巩固已占领土上,一个都不能丢,一个都不能少,不断的抽调有限的兵力又被分散到这几处地方,结果等曹操大军来袭时,一个都守不住,一个都逃不了。

  细阳的陈登部由于被抽走了四千精锐到彭城,结果以三千老弱敌曹操数万精兵,一战即溃大败而走,连陈登也失散于乱军中不知去向。

  灵壁李通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在曹操兵围城池里,李通手里能够动用的兵力只有四千人,比陈登稍稍强一点,而本是攻击先锋的雁北骑有一千人被派出去守了萧关,这样一来,本来尚有战斗力的队伍因为建制的混乱而战力锐减。

  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原是为了分散反对者的力量,通过调动兵力将陈登、李通的权力削弱,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然而,这般内斗的结果却使得北伐部队大伤元气。

  唯能大弃者,方有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