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9章 脱身一身松_重生:话说198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子,上量就算了,这些就够我们卖的了。还有之前的那些存货销售都很稳健,你这边增加机器和人手,成本就增加了。”李海波这么说也是有他的考虑。

  他只能用翻带的目光去看待市场,而没见过真正火爆的销售。

  邢宝华也没见过,但听说过。他有信心把专辑买活,就是因为那些歌都是时代筛选出来的。

  “波哥,在上两台机器,我怕不够用,到时候咱们只能干瞪眼?”邢宝华只能相劝,如果劝不动,会自己想办法。

  刘海波还是轻微地摇摇头,说道:“兄弟,磁带这事儿,哥干了也有两三年了,这方面比你有经验。涛子说得对,每月生产接近一万盘带子,咱们还能剩下一成左右。积压的库存,只能低价销售出去。”

  见邢宝华没说话,李海波接着说道:“你看,咱们卖的带子,都是市场上卖得火的。你弄的带子还没经过市场的历练,火不火谁也不知道。突然上那么多机器,万一销量不好,咱们会积压很多带子。总不能忙活一阵儿,钱也花了,再低价销售吧。”

  邢宝华点点头,刘海波说得对,谁也不知道火不火,只有他自己知道。

  可说出来没人信啊!

  那么只能自己想办法,时间还来得及,只能找其他厂子代加工。

  弊端是其他厂子也会跟着一波风,防止不了。谁让这时期翻带横行呢?

  就说后世的TCL吧,早期也是做磁带和电话起家的,第一桶金就是和刘海波一样,翻带子。

  只是人家找了HK人当做护身符,能稳健的起步,而且靠近HK的优势,得到的资源比自己这边要强很多,时间上也占据很大优势。

  而且人家玩了几年就洗白上岸专门做电器。邢宝华现在比他们晚起步,但有个正版的音像出版社。

  那些经典歌曲,邢宝华脑子不少,捧红几个人是没问题。只要前期的钱赚到了,后面就能花钱找专业的人干这活了。

  这时期只能靠推带子赚钱,真正赚钱的还在后面。

  经过和刘海波谈话,得知近期会把精力从翻带上转移到胶转磁的影片上,这也是个来钱的巨大门路。这里面的利润可比翻带赚多了。

  三人又随意地聊了会其他的,邢宝华说自己弄来个人才,唯一的条件就是帮他办理农转非。

  刘海波说好办,到时候打声招呼就行。

  郭凯户口问题好解决,那么就看他半年内的表现了。

  邢宝华从刘海波这边出来,直接回电子厂,先给李文刚电话,问文工团有没有专门生产磁带的地方。

  对方说没有,他们生产磁带只能找地方委托,而且都是量很小很小的那种。

  邢宝华问清委托方厂子的电话,又给管弦交响的赵德川打过去。

  估计是在排演,办公室没人接听,只能等会再打。

  李文刚说的磁带生产厂家,在省城,这次过去找机会去看看。

  如果对方生产量能大的话,说不定能合作一次,也就一次。

  刘海波看到自己正版磁带买的火爆,肯定会加大生产量。那么下次生产就会有底了,不会再说他又啥经验了。

  这东西也就邢宝华自己知道。而且还没法分享的那种。

  不一会刘泉过来,对邢宝华说道:“华子,我把学习机的板子焊出来了,你看看?”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