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2章 游说!_重生:话说198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血压高升?

  “你的意思是请我回去?”

  “是的,李姨!”邢宝华从开始就晚辈相称,人家也没纠正。这厮就厚着脸皮喊。

  “我在国内建立一座大型的实验室,目前项目很多,最主要的研发是光刻机升级。争取进入第二代级,研发微米以下的芯片,真正进入纳米级?”邢宝华说道。

  “这条路不好走,很艰难。”

  “这个我知道,所以我要狠狠地赚钱,来养这些研发,所有研发十年百亿。只要我的工厂不倒,未来会拿出利润的15-30%搞研发。”

  李博导点点头,随后又说起她的项目也很费钱。

  这点邢宝华早就想到,干超导的没有雄厚的财力根本撑不住。

  就说稀土研究这一块,从选料到提炼,再到实验用途上测试,光这个测试就需要反反复复地研究。

  这些东西都是用钱积累起来的。

  所以,实验室出来的产品,往往高于量产化的价格N倍上。

  别看实验研究成果了,但要量产,还需要好多年。

  如果把李博导拉入伙,邢宝华都给她准备好项目了,第一个内存颗粒芯片的研发,第二光感芯片的研发。

  并不是让李博导去设计芯片,估计人家也不会啊!

  材料才是重要之处。

  有了好的材料才能完成芯片的架构

  为何现在的内存低,最主要还是材料原因。

  邢宝华知道大容量的材料内容,但不会做,只能请专家提炼出来,再经过深层的加工,完善。

  最后再上光刻机,做出想要的芯片来。

  材料是关键,光刻也是关键。

  如果拿到大容量的内存颗粒芯片,邢宝华还要啥机械硬盘,直接上固态。

  不管是运行内存,还是固态硬盘,对于邢宝华下一步计划都非常重要。

  多元化的多媒体设备,用在手机还是MP3、4、5和电脑上,自己花钱收购的那些版权,将很快实现盈利。

  内存制作的含量要比芯片低,只要投资,国内的设备能跟上,哪怕邢宝华淘换来的国产光刻都能制作。

  关键还是得有人带啊!李博导正合适,也正对口。

  按照原先的历史轨迹,李博导会在八十年代末回国做研究,上来都是高职位项目领导。

  再说人家是也大美子国外籍院士。

  很疑惑她没进入咱们国内的两院,就说申请四次。不知道为何原因,都没成功。

  提前把她请回去,算是截和吧!

  自己给她一个很大的项目让她带,资金管够,说不定咱们在材料学领域能提早好几年呢?

  李博导问邢宝华的理想是什么?

  这厮很不要脸地说,要推动民族科技发展,不受别人卡脖子等等。

  说得很大气,让人听着和热血。

  邢宝华承诺李博导要是带着团队回去,待遇方面比大美子国待遇高一倍,第一年先拨一亿美金,先研究着玩,找对方向后钱不够继续拨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