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8章 又来个王子_重生:话说198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出锅,还没修,一会修一下。)

  石墨烯,李教授。

  这几个字,频频出现媒体上。

  各种解读。出现次数最多的还是石墨烯。

  从碳元素第一次被人发现,再到各种分析理念以及运用,讲得头头是道。

  当然也有分析李教授这个人的。

  只是大米在这件事儿中基本很少提。

  他们不会说是大米公司发现的,无形中把大米公司的实验平台都澹化了。

  确实没人提,也反感这些。

  但随之而来的还是各种大学院校提出的参观学习。

  确切地说除了交流就是想来沾光。

  写信来的申请书很多,还有就是那些已经在学习管理的队伍,通过他们的关系,直接找大米的人申请。

  毕竟都是一个院校的,虽不在一个系,但都是同根同源。

  本来很好办的事儿,邢宝华对这个不小气。

  现在唯一的困难是装不下那么多人。

  之前来两千多人,他就大意了,现在申请的院校那么多人,估计能超越之前的两千多人。

  再一个困难,就是实验室的开放。

  要是开放了,肯定会打破邢宝华制定的严密保护措施。

  最后,左思右思的邢宝华把总人数,控制在一百人左右。

  申请的院校在二三十个上,平均下来,每个小队伍也就三四人而已。

  申请的事儿让老厂长去处理。

  但让邢宝华没想到的是,本地鲁东理工大的校长亲自找来。

  手里还拿着某位局长的介绍信。

  就算不拿,邢宝华也要见,何况那位局长,邢宝华也不认识。

  校长姓孟,叫孟凡军。

  看年纪也有五六十了,和邢宝华坐下后,就说明来意。

  在他想来起码有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

  可谁知,邢宝华拿出他制定的方案来告诉孟校长,最多也就五六个人,多了他这边住宿压力就大了。

  “邢校长,住宿吃饭,这些你不管。理工大到你厂里差不多13公里。在学习期间,我们学习租公交车供师生过来学习。”孟校长说道。

  邢宝华想了想无非就多几个人的问题。

  这事儿也就答应了。

  别看理工大也在鲁中,但和大米没啥交集。

  人家那边实习、分配名额也是紧张,拿不出更多的资源支持大米。

  这才借着机会和孟校长私下达成个协议,大米作为理工大实习基地之一。

  如果理工大有需求,大米可以拿出资金来去支援。

  至于捐赠,建立教育基金,奖学金,后期会有。

  当然这些都是邢宝华私下里承诺的、

  剩下的就看孟校长,会不会想办法帮他留人了。

  不过邢宝华很好奇,本地理工大为何如此抢手。导致愿意来大米的学生,就那么几个本地人。

  石墨烯风波还在发酵着,李教授成为世界级的名人。

  可就这样的名人,也没专心弄她的石墨烯去,而是在光刻厂陪同那些专家在攻克新光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