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七章 拜托_锦衣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当然,这和康熙的“盛德”无关。

  徐穆尘一答应下来,张佳木便把自己已经备好的图谱递了过去,笑道:“来,全是在这里了,你若是能弄回来一半,就是天大的功劳,你不要不信,弄了回来两样,我就包你封爵一个伯爵还不够,准定叫你封侯就是了小徐,辛苦几年,换一顶侯爵帽子,你还是换的过的,很值了。”

  “大人,我一定尽全力。”

  徐穆尘虽然答应,但真没想到张佳木如此重视此事,当下更是凛然,连忙翻开图谱来看。

  这其中,自然就是土豆等物,连橡胶和烟草张佳木也画了在上。烟草虽然是恶物,但在几百年内,人类也离它不得,于其别人赚这个钱,不如自己早点设法为佳。

  橡胶更是极要紧的物资,只是暂且可能用它不上,先广为种值好了。

  至于土豆等物,则是最要紧的,这一层,也是写在图谱上,叫徐穆尘自己好生注意就是了。

  此去就是叫他们驶向南美大陆,大约的航线,张佳木已经画给船队的几个船长老这种事上,他也只能给个大约的方向,剩下的,就是看运气,天命,还有徐穆尘等人的能力了。

  对于中国人航海家们来说,远洋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郑和的船队已经到达非洲并接近好望角,远行也没有那么不可思议。中国人自有指南针,摘星画图定位的办法,其中不少在后世已经失传,但在此时,闽浙沿海,一呼百应,找到几百上千弄海远洋的好手,并没有任何的困难。

  从这一点来说,也是叫张佳木感慨万分。

  此时虽然禁海,但绝没有后来禁绝的那么严厉,从南洋华人的数目就可以看出来,从洪武到隆庆万历年间,其实中国人出海并没有被真正的禁绝。

  泉州和广州仍然在不停的发展,海外的贡船一直不绝于途,奔走于道路。

  对外夷,中国向来是开放怀抱,以盛德来服远人。所以就算是此时的日本倭国,也是对大明心敬服之,就算是为了捞取好处,也是每年两次来贡,绝不耽搁。

  至于大明行人司往外国去的,那就更多了,明间的私下出海贸易,或是捕鱼,更是屡禁不绝。

  特别是福建地方,地少山多,而且土地根本谈不上是肥沃,所以闽人靠海吃海,要么捕鱼为生,要么就是出海行商,或是干脆移民海外,反正南洋土民好逸恶劳,放着肥沃的土地却挨饿受穷,华人一至,开垦耕地,勤俭持家,很快就兴旺起来,自成一番局面了。

  这会子还不算什么,要是在隆万年间,用洋鬼子的话说,中国皇帝如果愿意,可以用帆船修一条到马尼拉的海路,当时的中国海洋贸易之发达,商品经济之发达,民间之富,白银流入之多,简直就是叫后人难以想象的事。

  可惜,一切都在清初的禁海行动中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