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 文章双镇国,国学宫巡察来者不善_儒道读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宁在备考的时候还有想象过,云国现在北有蛮族,南有匈奴,还以为会出现一些抗蛮驱匈的问题,让考生进献自己的策略,因为这才是云国的当务之急。

  可随后,杜宁又意识到蛮族与匈奴都是突然进攻边关,对于参加府试的学子而言,多数人都对蛮族与匈奴并不了解。

  打仗讲究策略,但策略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

  就犹如治病一般,一个大夫不了解疾病的原因,就无法对症下药。

  若是胡乱猜想乱用药,到时候不仅仅只是解决疾病,还有可能带宿主一并干掉,从根本上彻头彻尾解决问题。

  那太可怕了!

  想通了这一点,杜宁也就是释然了。

  “如果府试中的策论没有出现关于解决边关的题目,就有可能会在州试的科举中出现。”

  杜宁心里如此想,决定在将来的课余时间,得抽空多关注一下这些家国大事。

  特别是蛮族与匈奴,杜宁在有空的时间,都要多少了解一下。

  万一在将来的州试之中出现关于蛮族与匈奴的题目,杜宁也就可以从容应对,而不至于临时抱佛脚。

  杜宁看着“治国”二字题目。陷入了思考。

  若是写治国策,一般可以分为三个角度。

  皇帝角度、官吏角度,以及百姓角度。

  若是以皇帝的角度写治国策,就能让文章体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足以在众多文章中占据上乘优势。

  但这容易犯忌讳,因为有可能会被考官指责为揣测上意。

  三国时期的杨修是怎么死的?

  他不就是认为自己很聪明,觉得自己是曹老板的知己一般,时刻猜出曹老板心中所想,所以才屡次作死,最后被曹老板抓住借口斩了么?

  杨修自以为了解曹操的心思,却不知曹操最忌别人了解他的心思,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种人脑子确实聪明,却只是小聪明,但行为却愚蠢的可笑。

  杜宁想了想,当今泓轩帝尚且年幼,站在其角度进献治国策确实能让文章达到上乘,但事后万一被指责揣摩上意,绝对会的得罪朝堂上的文武官员。

  这不是聪明之举。

  既然不适合以皇帝的角度写治国策,就只能考虑从官吏角度治国。

  官吏治国,不仅要服从皇帝颁布的政令,还得做到施行这个政令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然而对于多数的官吏来说,只要能够讨好上位爬上去,谁管下面人的死活?

  因此时常会出现官员阳奉阴违的情况,也会闹得许多民怨沸腾。

  从官吏的角度来治国,无非就是服从皇帝命令,实施朝政,上顺天子,下安黎民。

  这种拍皇帝马屁的文章,肯定会有许多考生去写。

  特别是那些追逐名利的读书人,就差把自己的脸贴到别人的屁股上了。

  杜宁想了想,只能是选择以百姓的角度来破题。

  以百姓的角度治理朝政,显得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