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 贤王阻挠_儒道读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封赏,不是进行赐封,就是给与重赏。

  按理说以杜宁的战功,确实是值得朝廷重赏的。

  “二哥此言极是,儿臣附议。”燕王出列道。

  “儿臣也赞同二哥的提议,苏州学子杜宁确实功劳最大,若是没有他的话,今年我们云国的龙舟战必输无疑。”侠王说道。

  济王说道:“儿臣久闻杜宁的文名,确实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应该宣诏入宫给予官职。”

  “济王言之有理,臣附议。”

  “臣也附议。”

  许多官员出列表示支持,一眼看去,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官员为杜宁请功。

  唯独贤王与贤王党的官员们一语不发,因为他们还对杜宁怀恨在心,如果不是因为杜宁的话,贤王不会错失太子之位。

  因此,贤王和贤王党的官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为杜宁说话。

  “你们都说得对,龙舟战云国大获全胜,杜宁当居首功。”

  景文帝轻轻点头,道:“云国能有如此大才,朕也很想见识见识,诸位不妨讨论讨论,若是要让杜宁为官的话,应该给与他什么官职呢?”

  “臣认为,以杜宁之才在京可担任吏部侍郎,在外可任职一方县令。”

  “不好,杜宁文战修为极高,理应入军方从军,将来必成一代千古名将。”

  “你们说得都不对,要我看杜宁应该入户部任职更好……”

  官员们激烈议论起来,都在争夺杜宁而喋喋不休。

  景文帝见状,颇感欣慰。

  朝堂之上已经很少见到众多官员都在拉拢着同一个读书人,可见杜宁确实颇得赏识。

  贤王突然大声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杜宁年纪尚小,不宜为官。”

  “你说什么?岂有此理!”

  “贤王,杜宁如此才能,怎不适合为官?”

  “这可是国之栋梁,岂能轻易的埋没?”

  一些官员愤怒的对着贤王呵斥。

  如果是在以前的话,官员们自然不可能会对贤王这种态度。

  然而今时已经不同往日,现在诸王还处在太子的复选阶段,都在各自的政绩方面大展宏图。

  而贤王已经失去了争夺储君的资格,那大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给贤王那个面子了。

  贤王与贤王党的官员们心里暗恨,曾经他们也是在朝堂之上的风云人物,何曾会被其他官员如此喝斥过。

  诸王看向贤王,也都流露出了不善的目光。

  他们知道贤王的心思,无非是心里怀恨,所以反对杜宁入仕。

  景文帝目光一凝,“说说你的看法。”

  贤王缓缓道:“儿臣查看过有关于杜宁的资料,虽然他在文坛上颇有文名,具有一定的地位,可是他在科举方面的成就仅仅只是县试桉首而已,他不仅年轻,且学历尚浅,怎可委以重任?请父皇三思。”

  话音落下,许多官员都闭上了嘴巴。

  “贤王句句在理,臣附议。”

  “杜宁实在是太年轻了,应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