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李牧埋下的彩蛋_重生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始进阶了。

  当用户一开始发现@功能的时候,他们本能的认为这只是一个超链符号,但是,当他们开始互相尝试使用的时候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个超链符号那么简单,它代表的,是一种呼唤,一个Twitter用户,对另一个Twitter用户精准的呼唤。

  这个功能,开始让Twitter的推文变得更有层次。

  原本,Twitter的推文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面对全部Twitter用户,因为李牧没有在这个版本的Twitter里加入分组可见的功能,所以用户的每一条Twitter都是全世界不设防的,理论上任何Twitter用户都可以看,唯一的问题是他是否会看;

  第二层是面对Twitter用户的好友、熟人、粉丝以及其他互联网人脉,他发布的每一条Twitter虽然是面向全世界发声,但最有可能收到的,就是那些关注了他的人;

  现在,@的功能被用户探索出来,Twitter就又有了第三个更深的层次。

  第三个层次是不但可以让全世界都有机会看到、让关注自己的人极大概率看到,还能指定通知某个用户、呼唤他来看到。

  例如,用户A发表一条推文,说:“我好想去唐人街吃一顿火锅。”然后他@了自己的女朋友,这样一来,全世界都能看到这条推文,他的关注者都会知道他想去唐人街吃火锅,但他的女朋友能够得到这样的呼唤,就好像这条Twitter是专门向自己说的一样。

  于是,这个功能开始在Twitter上被疯狂传播并大量使用。

  先知先觉的用户已经开始在不断的@自己的好友,而后知后觉的用户正在浏览着自己关注的Twitter,右上角忽然弹出提示:“有一条Twitter提到了你。”

  提到了你,这四个字对用户的好奇心有着极大的魔力。

  用户会迫切的希望知道,是谁提到了自己,是在什么样的内容里提到了自己。

  于是,绝大多数被@到的用户都会去点击那个提示,点进去就立刻看到了好友呼唤自己的那条Twitter。

  随后,他们也开始成为@功能的忠实拥趸。

  许多率先发现@功能用法的用户,都纷纷转发李牧唯一的那条Twitter,配文的核心内容基本一致:“Twitter开发了@这么神奇的功能,却完全被隐藏了起来,只在李牧的推文里留下了唯一的信息入口,这个彩蛋埋的实在太有创意了……”

  其实,李牧原本没准备这么早暴露@功能,只不过威廉爽快的答应成为第一个使用Twitter的王室成员,李牧把Twitter第一个@用在他身上,也算是礼尚往来。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