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流离_农家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还不碍。

  花椒家三代同堂,老老少少二十余口依偎聚居的周家湾三面环山一面水,三山一水六分田,说起来也算是方钟灵蕴秀的宝地了。

  生前族居,死后族葬,这算是中华民族自古相传的惯习了。

  而周家湾村后的莲花山土厚水深、无砂无蚁,坚而不燥、光润不湿,又远离城郭、沟池、道路、井窑。种种好处,在看重风水的人眼里,也算是方难得的风水上佳之地了。

  正因为此,不光山脚下村落星罗,就是周遭前前后后好些个村落家族,甚至莲溪城里崇塘镇上的好些个书礼之家、仕族乡绅,开天辟地起就纷纷把坟山墓地安在了莲花山上。

  又为着防止墓地风水遭到破坏,影响子孙后代的前程以及家族的运势。老早起,乡规民约就白纸黑字的列明了护林护水培植风水这一则。

  传到如今,洋洋洒洒总有数十条,不仅墓地附近不准起土砍树,水源不得污染。泰半莲花山都划下了道儿,范围之内的树木都不可乱伐。

  山脚下地方共立的高五尺有余宽两尺有余,青石雕凿而成的山林永禁《莲花山护林石碑》上就写得明明白白的,不论是谁,用树必往祠中说明。且但凡用树一棵,就必得在原地种活三棵。违者就要罚银充公,赔栽责罚,俱是没有半点情面可讲的。

  条条框框如此严谨,有惩有戒,年长月久的,山里水土自然涵养的好。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百里莲花山,蔚然深秀、古木葱茏、流泉飞瀑、云笼雾罩。更重要的是,无冬无夏,不论晴雨,雨多了它能吞,雨少了也能吐。

  旁的地界说不得十天不雨就得一小旱,一月不雨地里就该冒烟了。今年这一旱就是百多天,好些地方水深已不盈尺,就连素来水量丰沛源源不断的莲溪都只勉强能走五板船。遮风挡雨恩泽了万年的莲花山上,二十九处山泉却依旧潺潺不绝,不曾瘦了一线去。

  灌田浇地的,虽则不如往常那般便宜,大抵还是无需太过忧心的。

  只日头一天更比一天毒不说,还早出晚归,日日上工。

  庄户人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吃穿都是有节气管着的。可到了这会子,老天爷只管逞着性子为所欲为,老祖宗千年留下来的四时节气哪里还有半点成用。

  饶是莲花山,吐啊吐的,日日这样只出不进,也着实撑不住了。

  立秋未至,好些个山泉从一注到一线,再到滴滴沥沥不成用,没几天的光景就再不出水了。

  小河有水大河满。

  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莲花山不出水了,源自莲花山的莲溪眼看着就从浅水荡旱成了草甸子,再从枯草甸子旱成黄土沟,只有土沟中央还残留着一洼湿润沙土。

  吃喝都难,浇灌就更不能了。

  菜园子里的菜蔬不比庄稼,天生水质,全靠水活。攒不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