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8章 唐朝的救火队员,李沁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兵,直捣燕军老巢范阳。

  然而,该提议却遭到了李亨的否决。

  李亨说道:“如今各路大军云集,钱粮物资也都有了,应该趁士气高涨之际克复两京,岂能长途跋涉数千里去取范阳,这不是绕远了吗?”

  李泌坚持说:“以现在的兵力,克复两京自然没有问题。可这么做的话,叛军势力迟早会转弱为强,我们也会再次陷入困境,此非长治久安之策。”

  见李亨不松口,李沁又解释道:“我军现在主要依靠的是西北边塞与诸胡之兵,他们生性耐寒而畏暑,若趁他们士气正盛时攻击叛军,固然可以战胜。

  但是,眼下时节已近暮春,克复两京后,气候也已转热,我军中的西北将士必定难以适应,到时候归心一动,恐怕难以挽留。

  而叛军逃回范阳之后,必然会厉兵秣马,等到我西北军撤离中原,他们必将卷土重来!

  如此,这场战争便永无休止了。

  臣认为,应把兵力投入燕赵的寒冷之地,扫荡叛军巢穴,令其无路可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祸乱。”

  可唐肃宗李亨却闭目不语。

  良久之后,李亨这才缓缓地睁开眼睛,说道:“朕急于迎回太上皇,所以不能听从你的策略。”

  李泌闻此言,直到李亨已经下了决心,只好在心里一声叹息,任由李亨施为。】

  “我就说嘛,之前看郭子仪的盘点视频,李亨好像并没有那么顺利。但如果按照李沁的计策,安史叛军怕是早就被他们玩完儿了。”

  “果然,李沁并不是没有能力帮助李亨,只是因为李亨没有听从李沁建议罢了。”

  【实事正如李沁所料。

  不久之后,唐军虽然顺利光复两京,但是终唐肃宗一朝,唐军却也一直未能克复河北诸镇。

  甚至在此后的一百五十余年里,河北诸镇始终强藩割据,长期脱离中央,几成化外之邦……所有这一切,追根溯源,皆肇始于河北诸镇的首开叛乱与长期割据,也与肃宗李亨拒绝采纳李泌之策不无关系。

  光复两京之后,李泌也向肃宗提出了离开的请求。

  在李泌看来,长安既然已经光复,他出山的目的便已达到。

  更重要的是,辅佐唐肃宗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以来,李泌已经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把李亨最宠幸的张良娣和李辅国都往死里得罪了,如果不及时逃离这个是非之地,怕是迟早出现性命之忧。】

  【李泌执意归山,李亨屡屡挽留,两个人为此打了半个多月的太极.看的出来,李亨是真的很看重李沁,也是真心希望他能留下来。

  可直到这一年十月,李沁依然归山坚决,李亨最终还是只能放李泌归隐衡山。

  当李亨还是命当地官员在山中给李沁修了一座宅子,并赐予他三品官待遇。

  李泌来得从容,走得潇洒,功名利禄似乎对他没有半分的牵绊。】

  “这李沁真是潇洒,我多希望成为他那样的人啊!”

  “谁不想啊!可问题是,你有他那样的天资吗?”

  “.”

  【唐肃宗李亨驾崩后,唐代宗李豫继位,唐代宗李豫驾崩后,唐德宗李适继位。】

  【在李亨灵武时期,德宗李适就以皇长孙的身份就学于李泌。

  至代宗李豫时期,禁不住李豫的再三邀请,李泌又重新入朝辅佐,以翰林学士衔居于宫中的蓬莱书院,李适便以太子身份与李沁问学交游。

  后来,李泌频遭宰相元载、常衮等人排挤,被贬出朝,辗转担任楚州、杭州等地刺史。】

  【到李豫继位后,锐意削蕃的李豫本以为凭一己之力足以澄清宇内,不料到头来却引发了天下大乱,再次丢掉长安,直到流亡梁州。

  这时李豫才终于又想起了李泌,赶紧急诏征之,命李泌日值西省以候对。】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