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章 白藤江窒碍难行 武安州行之惟艰 (_九州烽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崖上的瞿越士兵们,看到宋军已然发起进攻,不约而同地张弓搭箭,动作极为整齐划一。但他们谁也不急于放箭,都耐心的等待战船一点点靠近,不到一箭之地,绝不虚发。

  不久,战船缓缓驶至崖下,许多宋军士兵组成方阵,四周持遁,中间张弓,缓缓从船舱中走出。崖上的瞿越守兵见宋军来攻,顿时来了精神,随着为首军官一声呼哨,众人纷纷扣动弓弦,漫天羽箭齐袭向船上宋军。

  一时间,弓弦共响,声震牛斗,箭雨同落,欲裂尘寰。无数宋军还不及弯弓搭箭,已被崖上飞来的乱箭射穿,尸体重重倒在甲板上,将战船染得一片血红。

  许多侥幸未被射中的士兵,趟过手足的鲜血,踏着弟兄的尸体,大吼着朝崖上射箭。他们个个血贯同仁,仿佛一头头咆哮的野兽,嘶吼着要与敌人一决生死。

  可惜,他们虽有一腔孤勇,手中弓箭却很软弱,又是以下攻上,射出的箭支还未靠近敌军,就纷纷在空中失去了力量,绝望地坠入海中。

  敌军见他们千篇一律的攻势,无不开怀大笑,纷纷挽开硬弓,搭上利箭,齐齐向战船射击。顷刻间,箭雨一波接着一波,裹挟着骇人的破空声,铺天盖地射向宋军。

  转眼,船上宋军大多非死即伤,甲板上已是尸山血海。刘澄手捻须髯,望着眼前悲壮的一幕,眼眶微微湿润。纵然他戎马半生,见惯血雨腥风,每每面对这般场面,仍做不到无动于衷。

  “嗖!”一支利箭带着刺耳的破空声,直射向屹立在船头督战的刘澄。来势又快又猛,刘澄忙收敛心神,奋力向旁闪避,仍不免被箭簇划伤面颊,鲜血随之滴下。

  副将见状有点慌张,忙关切道:“刘将军,您没事吧?依末将看,还是按惯例后退三十里,明日再攻吧。”

  刘澄点点头,“本将的伤势倒是无妨,只是实在不忍再目睹部下惨死,但愿侯大人能尽快派来援军,想出破敌之策,早日渡过白藤江。”

  “刘将军所言甚是。”副将说完朝刁斗上的传令兵喊道:“刘将军下令,今日暂停进攻,大军后撤三十里,容明日再做道理!”

  “是!”传令兵高声应道,随即晃动手中令旗,向各艘战船传达命令。各船士兵,眼见自己的同伴今日又死伤无数,哪还有人恋战,当即依令缓缓退去。

  瞿越士兵站在崖上,望着再次败退的宋军,俱是放声大笑。在他们眼里宋军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一些不知死活,每日主动往虎口里跳的羔羊,要是不“吃”了他们,都对不起天地良心。

  傍晚,天色昏暗。

  劲风吹动着海水,波涛拍击着战船,旌旗随风舒卷。战船高大坚实,任凭风吹浪打,只上下微微浮动。但远方驶来的一艘小渔船,却在风浪中摇摆不定,几次险些倾覆。

  这艘小渔船越驶越近,刁斗上的传令兵率先发现了这艘小船,忙用旗语示意道,“这边是宋军的战船,若再敢靠近定斩不饶。”

  小船上撑篙的,是个身着土黄色麻衣,腰间别着根木棍的轻年。他一手撑着篙,一手还拿着酒葫芦,不断仰头饮酒,似乎根本没把波涛汹涌的大海放在眼里。船舱中,坐着一位紫衣少女,口中连连催促他再划快些。两人不知是没看到旗语,还是根本看不懂,竟兀自向战船靠近。

  传令兵见他们对旗语全不理会,忙高喊道:“你们是做什么的?快快离开这里,若再敢靠近半丈,我们要开弓放箭了!”

  他的声音十分洪亮,舱中宋军无不听得一清二楚,他们怀疑两人是瞿越人的探子,想趁夜偷袭,纷纷手持弓箭快步走上甲板。其他船上的传令兵,也都发现了这艘渔船,连忙用力敲响铜锣。刘澄此刻正坐在舱中沉思对策,忽听各船铜锣齐响,也连忙走上甲板。

  那轻年见众人手持弓箭,对自己蓄势待发,忙嚷道:“喂,本少侠是侯大人派来的救兵,你们要敢把本少侠射死,就一辈子呆在这吧!”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