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野马式的童年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童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在那片朦朦胧胧的聪明指引下,会生发出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一个人的品性是都在童年时期开始形成的,我们长大后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童年时的所学与所为。

  作为乱世之中的武将,赵弘殷深懂弱肉强食的道理。对儿子赵匡胤,他基本上都是野马般放养式教育,随着孩子的性情喜好,任他争强好胜。

  赵弘殷的原则就是:乱世之中,要想活下来,没点真本事是不行的,是羊就给他草,是虎就给他肉,是龙就给他一片江河。压制式教育,只能打压孩子的自信心,将来走上社会,必定缩手缩脚,这不敢那不敢,难有大的发展。

  历史证明,赵弘殷的这种教育方式是对的。两个儿子赵匡胤和赵光义都能当皇帝,而且干的都很好。

  一开始,赵匡胤被送进陈先生的私塾。老先生满腹经纶,四书五经也是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就是这位先生是个食古不化的老学究,脾气倔强,对待学生,苛刻古板,决不姑息。

  来上学的也都是兵营子弟,这些孩子秉性相投,天生暴力,贪玩好动,争强好胜,赵匡胤是这里面最顽皮的,有胆有略,自然成了孩子王,大哥大。上课经常搞小动作,左顾右盼,心猿意马不说,还经常带领一帮同学下河摸鱼,上树掏鸟窝,翻墙越脊,登高爬低,摔跤斗狠,对先生的说教,全当成耳旁风,肆无忌惮。

  陈先生经常气得指着赵匡胤的鼻子训斥:“孺子不可教也!”

  赵匡胤和同学石守信几个人,决定戏耍一下先生,解解气。他们将先生的尿壶穿了一个小洞,涂上泥巴,害得先生夜里水水,把尿水漏了一地。

  陈先生几次三番到赵家告状,赵弘殷虽说是个武夫,但是他做事不糊涂,从不打孩子,他不认为孩子有什么错误,教不好,是你先生本事不行。他的理念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没过几天,他又把赵匡胤安排到了辛文悦先生的私塾。有多横的爹,就有多横的儿子。

  辛先生对学生也是从来不打不骂,这一点跟赵弘殷一样,他只会要求孩子们要以天下为己任,尽自己的努力,好好读书就行了,因此师生关系搞得非常融洽。

  辛先生认为:如今的天下,已经无法回到大唐时期的太平盛世,这是百年难遇的乱世,天下已经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连年征战,社稷无序,朝纲不振,民不聊生,社会呼唤英雄,期待真主,只有能文能武者才能治国平天下。

  先生不会太多的武艺,他教会孩子们一套五禽戏,这一点,足以激发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打下一生的根基。

  有了辛先生的支持和引导,一下课,赵匡胤就往老爹的军营里跑,在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