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章 战船驶入九州岛,东林要削李献_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战船驶入九州岛,东林要削李献忠(求追订,月票)

  拿下奄美大岛之后,萨摩藩在琉球的势力终于被彻底消灭了。

  不过这里毕竟也已经被岛津家控制了十年之久,岛上还是有不少日本人的。

  目前奄美大岛的总人口约为3万五千人,其中岛上的日本人有4千之众。

  最终李献忠决定将其中的五百老弱交给当地的琉球部落处死。

  一来让这些琉球人出一口恶气,二来他们手上沾了岛津家的血,将来也不容易反水。

  早期琉球王国的势力仅限于琉球本岛,奄美诸岛是后来才被征服的。

  琉球时期岛上的酋长也经常不服琉球王的管化,对于这些土著也不能完全信任。

  至于剩下的3500日本人则是同琉球岛上的日本人一起作为奴隶使用。

  反正琉球岛百废待兴,修建港口,棱堡以及甘蔗园的种植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这些日本人作为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不过奄美大岛距离九州岛相对较近。

  这些日本奴隶还是全部都押往琉球本岛,不留在奄美大岛了,以免将来他们策应岛津家反攻。

  至于奄美岛上的琉球人,李献忠还是决定维持原状。

  反正以琉球王的名义向他们征税,税率肯定比萨摩藩收的要低一些。

  岛上日本人侵占的产业同土地,东琉球公司肯定是全盘接收过来。

  当然目前的情况下对于琉球人的盘剥不宜过重,所以还是采用雇佣关系。

  这些琉球人只要正常缴纳赋税就行,税率在琉球国原有的基础上,适当的减免三成左右。

  毕竟赶走萨摩藩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也要让这些琉球人切实感受到好处,这样他们才能死心塌地的接受新摄政耿仲明的领导。

  而且琉球主要是发展商贸,通过海关收取商人的贸易税。

  这些琉球人种地捕鱼本来也就创造不出多少价值,收那些土地税无非也就是为了保证足够的口粮。

  至于特产,岛上目前最有价值的经济作物目前就是甘蔗。

  甘蔗大约在周朝时已经传入了中国南方。

  到了明代,熬炼白糖的“黄泥水淋脱色法”就十分成熟了。

  将成熟的甘蔗,用轧浆车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黄黑色的糖浆,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结成黑沙糖。

  用黄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这就是明代的白糖。

  白糖雪白如霜,所以又被称作“霜糖”。

  利用黄泥吸附糖中的杂质和颜色,其实这个方法在唐高宗李治年间就被人无意间发现,只是到了大明嘉靖年间才被广泛应用。

  当然此时琉球岛上的这些琉球人并未掌握这种让糖漂白的技术,他们生产出来的还是那种黄黑色的蔗糖。

  在大明已经相当流行的白糖,在日本和朝鲜仍然是属于稀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