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3章 天启组建新军,辽东兵变闹饷(_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天启组建新军,辽东兵变闹饷(求追订月票)

  尽管李献忠心里骂娘,不过他也知道在这里同孙承宗多废话,其实没啥用。

  毕竟这位孙阁老也只不过是朱由校的一个传话筒。

  如今辽东只有9万人的编制,月饷1两半,其实一年的饷银也才162万两。

  用这点银子换辽东一个太平实在是太华便宜了。

  更何况辽东还有铜矿、马市回报朝廷,如今朱由校赖着今年的81万两不肯发,几乎就相当于朝廷不花现银在辽东了。

  当然了大军每年的粮草,军备补充更换对朝廷也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但这些不是直接拨发银两,没有这么急切,除了粮草外其他都是可以控制进度的。

  不过李献忠肯定还是要表达自己的不满,不然朱由校很可能会干出更过分的事情。

  李献忠说道:“自从万历47年以后,辽东的饷银可就从来没有拖欠过,这才有了如今辽东的局面。”

  “本公深知如今朝廷的难处,所以也一再缩减编制,压缩开销。”

  “如今朝廷只发半饷,肯定会引起将士们的不满,若是他们做出啥出格的事情再引起辽东的动荡,恐怕朝廷会得不偿失。”

  孙承宗知道李献忠这是在威胁朝廷了。

  朱由校此举一方面是被迫无奈,确实如今朝廷的财政缺口实在太大了。

  另外他也有给辽东制造点混乱的意思,就如同之前万历派太监高淮去辽东横征暴敛,就是为了给辽东李家添乱,不让辽东变成铁板一块。

  他只好陪着笑脸说道:“其实九边各镇,甚至是京师三大营的军饷早就开始拖欠了。朝廷也正在想方设法增加收入,暂时也只能劳烦辽国公克服一下了!”

  李献忠说道:“本公会上书请求陛下恢复‘辽饷’,这样下去辽东一定会乱的。”

  也怪不得李献忠生气,魏忠贤和天启取消“辽饷”,博得了一个爱民的名声,却要克扣辽东的军饷。

  没本事捞银子,就老老实继续把“辽饷”继续收起来呗。

  之后孙承宗又去了平虏县同宽甸堡一带。

  李献忠自然是不高兴继续作陪了,便由阎鸣泰同张文炳陪同这位钦差继续巡视辽东了。

  最后孙承宗巡视了一圈后从营口坐船返回了京师。

  说实话,现在李献忠并不缺银子。

  此前复社在崇明起事,光是卖军火战船,他就得了50万两的丝绸茶叶等物资。

  最后郑芝龙将这些货物贩卖到日本同澳门足足得银140万两。

  这80万两并不算啥。

  他早就同阎鸣泰测算过,即使以辽东现有的财政收入,只要不出现严重的天灾,他们养活十万军队是没有问题的。

  更何况自己还有朝鲜、琉球、台湾同兖州的收入以及最赚钱的日本走私收入。

  只是自己一味的退让,又是裁军又是开放马市似乎并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