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2章 枢密院都承旨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不能成为优秀的统帅,但把军队管得井井有条还是做得到的。

  会州之战便就这么波澜不惊,历经一个多月结束。占住会州之后,秦凤路大军前出天都山脚下,隔着屈吴岭与党项的西寿监军司和天都山南院对峙。

  七月初的一天,徐平在帅府里对李璋道:“会州之战,虽然斩获不多,也没有毙俘番贼重要将领,但终究是开战以来本朝攻下的第一座州城,也算一大功。等过两日,全部战果统计清楚,便由你带着,到京城献俘。”

  李璋深吸了一口气,该来的还是要来了,问徐平:“哥哥的意思,是就此让我回京吗?”

  “不错,现在是七月,等你带着一干人等回到京城,也就到下旬了,眨眼间就到秋后天气凉爽的时候。一年多我们与番贼相互试探,到了真正交手的时候,容不得出现任何意外。有你在京里照应,我这里做事才能够放开手脚。”

  李璋默默点了点头,这是早就说好的,秦凤路跟以前的宋军有诸多不同,现在真正编成了近十万大军,以前的军功也引起了朝中重视,面对的环境已经跟以前不同了。去年没有人相信徐平能在秦凤路闹出多大的动静,就是经略河湟蕃部也将信将疑,能够让这一带平平稳稳,不拖其他几路后腿就算完美。一年过去,却是秦凤路立的军功最多,原来不当一回事的改变军制,重新整训军队,在朝中官员眼里也完全跟以前不是一回事了。最初徐平说新招多少人,编成多少大军,朝里大多数官员都不一当回事。地方帅臣重整军队,动静闹得比徐平大的多了去了,以前在河北路还曾经整训过几十万人呢,但那只是个数字而已,并不能真地打仗。秦州却不同,他们用战绩证明,重整出来的军队是真能打仗的。

  人红是非多,现在徐平俨然成了与党项对敌的中流砥柱,佩服的有,赞叹的有,眼红嫉妒的当然也有。三人成虎,没有人在京城给朝中吃定心丸,徐平这边疆大帅也不好当。

  沉默良久,李璋问道:“哥哥,你的意思我是明白了。但回到京城之后,要出任什么官职,具体做什么事情,能不能给我讲清楚?我们自家兄弟,你话说得越明白越好,我回京之后按你说的做。放心,你说让我任什么官职,我自有手段坐到那个位子上去。”

  徐平听了不由微笑,只要不是让李璋回去做三衙管军大将,他当然就有办法得到那个职务。实在不行,他还可以真接跟赵祯开口要,赵祯还能回绝他不成?

  想了一会,徐平道:“我想来想去,只有在枢密院任职,才最方便。你最好出任枢密院副都承旨或者同都承旨,这样秦凤路的一举一动,你都能展示在朝廷面前。事情最怕的是藏着掖着,惹人生疑,我们把要做的事情亮明了,让小人无处下手。”

  李璋略微一想,笑道:“我还以为要我到三衙做个什么职事呢,那样倒有些难办。都承旨这职事虽然紧要,但不直接统军,我好坏现在有些军功在身上,做来何难?不要说是副都承旨,就是做个正任,别人又能够说什么!”

  徐平忙道:“千万不要做正任!一来这职事在枢密院非同一般,联结文武内外,你到底是外戚出身,把持了这位子容易惹来非议。二来你要做的就是把秦州军事亮到朝廷去,做了正任反而就不方便了。做个副任,跟官家讲好就是要做这件事,才最合适!”

  副任都承旨,以李璋的身份,现在地位,那是手到擒来,他笑着应了。

  枢密院已经慢慢转变成文官衙门,哪怕就是有武将任枢密使,也是做的文官职事。现在西府真正最高的武将,实际上是都承旨,整理军情,主管日常事务,但又不惹人注目。

  徐平需要李璋回京城做的,并不是指望他在政治上支持自己,徐平自有一班站在自己一边的文官同僚支持。李璋要做的,是把秦凤路的军事行动、军事管理摊在赵祯和朝中大臣面前,知道徐平在秦凤路在干什么,怎么做,不要胡乱猜疑。

  一世富贵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