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永济渠_倩女:左千户是我兄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济渠,大码头。

  左修远勒紧缰绳,“吁”的一声将马儿锁死在了原地。

  这里是码头集市,也是渔民、商贩、平民的聚集之地。

  在大明,水路是最重要的货运方式。

  两千多里的路程,踏空飞行太过吃力,也不太现实。

  最重要的是途中如果遇到妖物,发现自己的灵力已经被踏空飞行消耗了七七八八,更别谈打斗。

  所以,前往武义县,左修远最终还是选择了走水路。

  大运河连接南北,而且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连接南北的大运河再也不是当初那条京杭大运河了。

  后建的隋唐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极大的缓解了运河的压力,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缩减了行程。

  相比于走陆路,水路反而方便一些。

  再说,对左修远而言,游山玩水的生活也比较惬意。

  码头的商贸街人流熙熙攘攘,但大部分都是卖鱼的商贩。

  渔民们将河中的鱼打捞上船就直接贩卖,十分新鲜。

  相比于京城中心,这里的鱼价还是便宜几个铜钱一斤。

  但越往河边码头走,人流量反而越少,甚至连商贩都少了,这一点让左修远不解。

  渔民们为何要舍近求远多走半里到远离河流的地方卖鱼?

  在大明,鱼这种东西对寻常百姓来说是主流肉食,属于供不应求的品类,按理来说渔民一捕获就马上会被售卖,压根不需要跑这么远贩卖,毕竟猪牛羊这种东西生产周期太长。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大码头之上,本以为这码头上会船舶林立,但一到码头才发现,这运河之上仅仅只有几艘跑货运的大船,小船几乎不见踪影,这是何故?

  左修远再一次不解。

  刚停留一会,几个拉皮条的船夫立马迎了上来,甚是殷勤。

  很明显,他们有竞争。

  这几个船夫大部分是中年汉子,但中间也有一个年轻的伢子,这伢子只有十五六岁,身体瘦弱。

  这么小出来讨生活,肯定是因为家境不好。

  在刚才拥挤抢活的过程中,伢子很快被这些中年壮汉挤在了外头。

  “客官去哪?我们的船前往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下午发船,十两银子即可。”

  “客官,我们的船可以直接前往台儿庄和徐州,二十两银子,有法师坐阵........”

  “我去杭州!”

  一听说左修远要去杭州,原本那些热情的皮条客脸色瞬间暗淡了下来,一个个转身离开,而这时,那十五六岁的伢子却满脸的开心。

  “客官,我们去杭州,只不过要八十两银子,贵是贵了些,但路程毕竟有这么远。”

  “八十两!”

  对于这个数目,左修远也比较惊讶,要知道八十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是买鱼,八十两完全可以买下几箩筐。

  见左修远有些犹豫,伢子着急的解释道:

  “如果客官真愿意乘坐,我去给你开个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