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制衣厂的难题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何平问道。

  “成手都是针织厂的人,我们给的价钱虽然高一点,但谁能为了多挣那几块钱舍了自己的铁饭碗。倒是有不少无业的小年轻想过来,可是手艺根本不行,我让胡师傅一考,有些人甚至连缝纫机都没用过。”

  韩兆坤越说越灰心。

  何平听完心里有数了,他安抚道:“二哥你先别着急,这事其实不难解决。”

  “啥意思?”

  “我先跟你明确一下我们要做的服装类型,我们的基地在羊州,未来铺货也是以华南地区为主,以这里的气候,我们肯定是要生产夏装的。相比冬装、秋装而言,夏装的难度肯定要低一些,对技术的要求并不高。

  另外我们还可以把做衣服的工序进行分解,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简化对工人工艺的要求,这个具体你可以跟胡师傅商量。这样一来,我们对工人手艺的要求就大大降低了。

  再来是你要改变工资的计算模式,不要用固定工资,改为计件提成的方式,每完成一件衣服的一道工序提成多少钱,让潜在的应聘者能够看到多劳多得的收获。比工厂多三五块钱,大家可能不心动,要是翻个一倍两倍呢?

  而且不要顾及是全职还是兼职,能多做衣服就行,管他是全职还是兼职。”

  何平的一番话说完,韩兆坤的眼神顿时亮了。

  “还是你小子脑瓜子灵,早我怎么没想到这些东西!”他重重的拍了几下自己的脑子,“榆木脑袋,榆木脑袋!”

  “好了好了,我就是提供个思路,你回头试一试看看行不行得通。”

  “肯定没问题啊!”韩兆坤看上去比何平自己都有信心。

  “再说布匹的问题。我之前听说羊州这边有个地方可以弄到布,你可以到那里去试试?”

  “什么地方?”

  “海印桥那,那里有不少‘走鬼’的,都是靠关系进货的,去跟他们搭一搭关系,应该能进到货,大不了扒一层皮嘛!”

  海印桥的事是何平前几天在南山满城逛的时候跟人聊天时候听人提到的,这让他联想起了后世羊州市著名的中大布匹市场。

  中大布匹市场是在八十年代末逐渐兴起的,而在此之前,中大的摊贩实际上都是在海印桥桥底“走鬼”的(摆地摊)。87年羊州市政|府开始整顿市容市貌,不允许摆摊了,这些摊贩便自发迁到中山大学南门对面,渐渐的形成了后世著名的中大布匹市场。

  在这个时候海印桥底应该有不少摆摊走鬼的,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靠着关系进货的,只要能搭上话进货应该不成问题。

  “好,我明天去看看。”

  何平一来就给他提出了两个解决问题的办法,韩兆坤脸上总算露出点笑容,“今晚就留在这吧,晚上一起喝点。”

  “肯定的,想走也没车啊!”何平想起来梁跃进那帮小兄弟,“营城来的兄弟们安顿在哪了?”

  韩兆坤一拍脑袋,“你看我这记性,差点把他们给忘了。我给他们租了个房子,离这不远,过去看看他们?”

  “晚上的吧,叫上他们一起吃点饭。”

  下午闲来无事,何平就跟韩兆坤聊着关于制衣厂的一些具体操作。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