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 平县的文化产业发展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愣。

  很多事情成功的标准并不是统一的,任何正向的反馈都是对于付出的一种回报。

  毛学山笑了起来,真是老了,连这点事都没有看清楚,还需要年轻人来点拨自己。

  “我们辽省的经济在国内是数得上的,文化这种东西想要发展起来,经济是基础,我们有先天的优势。

  再加上有韩屯的产业带动,我觉得您也可以放心。无论是养殖企业还是饲料企业,我们韩屯的产业带动能力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呈几何指数增强,平县的发展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我们的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带动的不光是平县的名气,更多的是一种趋势,我们将会成为辽省面向全国的一张名片。”

  自家女婿一番话说完,毛学山觉得自己真的是老了,不是生理上的衰老,而是心理上和见识上的。

  他一直觉得自己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可跟何平的思路比起来,他的思想无疑是老旧的。

  自家女婿的思路不仅清晰,而且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

  “可惜了!你不愿意从政,这样宏伟的蓝图如果能由你自己亲手描绘该多好啊!”毛学山感叹道。

  “爸,您是知道我的,我哪受得了衙门里的束缚,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的多好啊!”

  毛学山脸上露出些纠结,“可我每次都这样贪天之功……”

  “爸!”何平打断毛学山,“您这么说就太见外了,咱们是一家人。我这些想法说起来容易,可实现起来非常困难。您让我出一张嘴行,但要实践起来,还真需要一群踏实肯干的人才行。再说我这么做也不是那么无私,就像您说的,如果这件事成了,我的出版社好处也是大大的,还有影视创作这些东西,可都是能赚钱的。”

  毛学山摆摆手,“行行行,是我矫情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何平笑道:“就是,都是一家人。”

  毛学山也想开了,“好。那这样,你把国强叫过来,我们先草拟出一份大概的章程,要把把平县建成文化名城的这个概念提出来,并且要有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就以你刚才说的那些为蓝本。”

  何平应声到外面把张国强叫进来,张国强听完何平的话有些发蒙,这样的操作在国内还从来没见到过。

  其实何平这套东西如果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文化产业规模化+大IP。

  只不过后世很多的案例都是资本运作,目的是利益最大化。

  而何平他们现在要干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做事,赚钱当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为名,把平县打造成辽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三人在办公室里密谋了好几天,张国强感觉自己的头都要熬秃了。

  终于在第四天的上午,毛学山看着定稿的《平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书》,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毛学山对张国强和何平说道:“行了,也辛苦好几天了,你们俩先回家去休息吧。这份规划书,我先拿到会上跟县里的几位同志通个气,然后再去争取地区领导的意见。”

  何平打着哈欠对老丈人说道:“那我们就先祝您老旗开得胜!”

  毛学山笑道:“行了,别说客套话了,都困这样了,回去睡觉吧!”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