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十万元户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是不知道啊,那一个个说的,我都心惊肉跳。”

  妻子不解:“人家汇报你激动个啥?”

  “我能不激动吗?你知道他们都咋说的吗?”

  “咋说的?”

  “养鸡场说明年要在国内再建四个像韩屯这样的养鸡场,未来几年至少要建十个。

  养猪场说他们现在正在宝安建的养猪场规模顶现在咱们村子加上金州和奉城三座养猪场的总和。

  还有饲料厂,他们也说他们明年要再建两个十万吨产能的工厂。

  我滴个妈呀!你算算,他们这是准备明年一年撒出去多少钱啊?我能不激动吗?”

  妻子听完也咋舌不已,“怪不得留那么多钱呢!”

  跟父母相比,家里的孩子们完全没有这种心惊肉跳的情绪,尤其是下面三个小的,因为从他们记事起韩屯便是这样富裕的地方,吃穿不愁,衣食无忧。

  所以跟很多老辈人比起来,这群在韩屯富裕之后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内心对韩屯充满了骄傲和荣耀。

  这就像后世的90后和00后一样,跟略显崇洋的70后、80后相比,这些年轻人的爱国心要爆棚太多了。

  “行了,看一会就得了。”

  刘家铭妻子从孩子们手中夺过存折,然后走到里屋藏起来。

  出来之后,妻子对刘家铭说道:“他爸,上次他三姨给老大提的那门亲你看咋样?”

  刘家铭一下子没想起来,“啥亲啊?”

  “就秋天的时候我大爷家三姐给咱家老大张罗的那个姑娘,在手套厂上班那个。”妻子提醒道。

  “那家啊!”刘家铭只说了短促的一句话,可那意味妻子却一下子就听出来了,丈夫不同意。

  “你还不乐意啊?”妻子有些不高兴,这可是娘家姐姐精挑细选的对象。

  “条件差了点,家里还有三个弟弟没结婚呢。”

  这要是搁五年前有人给刘家铭儿子提亲,他能高兴的跳到房檐上。那时候他们一家七口,五个小子,一年到头连口粮都勉强够,家里连点余富钱都没有,家里孩子就那么几套衣服,从春穿到冬,缝缝补补好几年,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赶上套娃了。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老刘家已经不是当年的老刘家了,今年一年的分红钱就够他们家几十年吃喝不愁。

  儿子还在养鸡场上班,挣的比一般国营工厂的工人还多。

  挑媳妇儿可得找个好人家,人品、模样都不能差。

  “有个对象就不错了,你还挑三拣四了。”妻子嘀咕道。

  刘家铭不满道:“咋了?就许别人挑咱们家,还不许咱们挑他们了?现如今咱们比他们谁差?”

  妻子知道刘家铭的怨气从哪来的。

  他们家这些年日子过得一直紧巴巴的,没钱连亲戚都不敢走动。好不容易上一次门还是去借钱,谁能给好脸子看?所以刘家铭在她娘家没少受嫌弃。

  “谁不让你挑了?可这家不是挺好的嘛,姑娘她爸是木匠,家里几个儿子都跟着学木匠,以后拖累不着咱们。我都跟我三姐说好了,说老大秋天忙,等年前有时间相看相看,打个对面。你总不好让我说话不算数吧?”

  妻子温言相劝,刘家铭的语气也软了下来,“谁让你答应的?真是的,看吧看吧!不过可得孩子同意才行。”

  妻子笑道:“知道了。”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