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搞一本武侠杂志(今日五更)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怎么过来了?我以为你采访以后就回沪上了呢。”马原再见到吴同之有些意外。

  “昨天跟你聊完之后,我回去想了很多。有了两个想法,第一是我打算对平县作家村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深入的系列报道。第二是受你的启发,我打算进行一个对国内文化界的大采访,来反应这十年来国内文化界的变迁,这件事情我得跟你打个招呼。”

  吴同之说完自己的想法,马原摆摆手,“这有什么关系,就是一个想法,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有人去实践而已。”

  他接着问道:“那这个采访你打算怎么开展?”

  “我想请你帮我引见一下李拓,他是作家村的负责人,先征得他的同意,然后我再对作家村进行一个全面的采访。”

  “没问题,我带你去找他。”

  马原带着吴同之来到《菜园》的编辑部,往常李拓都是在这里办公的,只是今天李拓却不在,两人被告知:“他今天没来,说是去何平那了。”

  “那我明天再过来?”

  “不用,我们去找何平。”

  在马原领吴同之出了作家村直奔何平家的时候,李拓正在跟何平对话。

  “我的心里有些犹豫,如果这两件事做了之后,我怕以后作家村的纯粹性会慢慢消失,变得泯然众人。”

  面对何平,李拓当然不能说朋友那一套东西,而是提出了这两件事做完之后后续可能产生的影响。

  何平对于作家村居民们的好意非常受用,但他心中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抛开现象看本质。作家村的居民们现在的想法并不是偶然出现的,大家都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累积之后,才有了这样的念头。这其中固然是有感恩之心,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不是在试图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李拓被何平说愣住了,他是真的没有往这方面想。确实,大家反对作家村继续在亏损的状态下投入,肯定是有一部分感恩的心态,但恐怕更多的是希望作家村能够长久的维持下去。只有这样,他们的好日子才会这样一直持续。

  只是这样赤|裸裸的方式还是让李拓有些不太适应,苍白的解释了一句:“大家也是好意。”

  何平笑道:“我当然知道大家是好意。不过作家村的独特性正是由于我们之前不计成本的投入才达到的,如果我们现在这样做了,无异于是自废武功,肯定不行。”

  “那就不动?”李拓问道。

  “不动也不好,大家也是好意,而且我觉得现在作家村的条件也已经成熟了,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一本公开发行的杂志。”

  还要办杂志?李拓一时没跟上何平的思路。

  “节流不行,我们可以开源嘛!以前是作家村刚开村,我们没有这个条件。现在作家村偌大的名声,作者资源又如此多,跟国内的很多报刊杂志关系还这么好,做杂志有先天优势。”

  何平的分析听得李拓频频点头。

  “那这本杂志的内容……”

  “国内的武侠小说方兴未艾,我们可以把这个类型小说作为一个切入点,同时又避开了跟我们有合作关系的纯文学杂志。”

  武侠?

  李拓立刻想到了京大三剑客写的《英雄志》,这本现在字数超过300万字、共15卷内容的武侠小说销量已经突破了三千万册,成为除港台武侠小说之外,国内最为知名的武侠作品。

  而京大三剑客后续的作品,査海生写的《镖客行》、刘军写的《凤栖梧桐》都取得了不俗的销量成绩,由此可见国内读者现在对于武侠小说的喜爱程度。

  武侠,貌似真的可以搞!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