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5章 你才是大师,你全家都是大师_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000万在国内捐建不少于200座“春晓希望小学”,为国内贫困地区面临的教育资源匮乏的窘境提供帮助,而慈善基金会捐建的第一批春晓希望小学已经正式确定落地龙江省拜泉县。

  选择这里当然不仅仅是考虑到这里是龙江省的贫困县之一,这里同样也是佳农集团奶牛产业链的供应地之一,当地有上千户牧民是跟佳农集团有合作关系的。

  环球佳农慈善基金会顶着“环球投资”、“佳农集团”这两个国内知名企业的光环,初生牛犊如此大手笔的捐建活动,瞬间就吸引了国内媒体的聚光灯,引来诸多媒体争相报道。

  环球投资和佳农集团也开始尝到了做慈善的甜头。

  江永安现在接国内公司寻求投资的案子接到手软,以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什么进展的国内企业,在环球自去年开始这两次大手笔的慈善义举之后,瞬间就打开了大门,颇有种天下英雄尽入毂中的感觉,导致老|江最近这些天说话都是飘的,忒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佳农作为农牧集团的名声已经超越了它子公司旗下食品品牌的名声,同样也在逐渐摆脱何平的影响,国内的老百姓说起佳农集团再也不是“那个何平办的”,而是变成了“搞希望小学的那个”。

  这些看起来有些虚幻的声望,在未来的若干年后将成为两家公司结结实实的品牌力和口碑,在国内的老百姓心中变成有良心的大企业。

  最近媒体关注的不仅有环球佳农慈善基金会的新闻,还有关于平县作家村的。

  这个原本只局限于文学界的平县作家村,随着沪上《青年报》记者吴同之的一篇叫做《看见八十年代》之《平县作家村》的系列报道的发表,短时间内便在全国文化界引起了强烈的关注,数十份报纸纷纷转载吴同之的这篇系列报道,形成一股影响力极大、关注度极高的舆论热潮。

  这种跟文化界沾边的新闻总能在第一时间占据诸多媒体的头版,毕竟有那么多文化界人士为这种事摇旗呐喊。

  “作家村是国内文化界在八十年代繁荣景象的一种象征”

  “为文人造一个理想国——何平”

  “作家们的桃花源”

  ……

  国内的文化界,特别是文坛,在作家村被媒体如此大规模的报道之后,瞬间高|潮了。

  这尼玛放在古代就是翰林院啊!

  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无数作家、评论家、编辑、媒体人都跑出来想蹭一波作家村的热度,为作家村歌功颂德。

  作家村的倡议者、同时也是投资者何平,更是被这帮人捧上了天。

  “活该人家一年赚六千多万,这样的人赚的再多我都不眼红。”

  “立功、立德、立言,何平堪称当代文坛大师。”

  “如果说何平在文学上的成就在国内近二十年无可超越者,那么他对中国文坛的贡献将是未来二百年无可出其右者。大师之名,当之无愧!”

  坐在会议室里听着五迷三道的法规知识的何平,知道了外界对于他的评价一脸懵逼。

  哪儿就大师了?

  怎么还骂人呢?你才大师呢,你全家都是大师!

  老子还想再多活几年!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