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五章 监管政策缩紧_互金巨子 桥上风景独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金成本在10%-%之间。

  算上网络投放广告,资金成本在12%以上。”

  “12%啊,还要加上员工薪资,各项研发费用,以及坏账计提。

  利率起码得定在20%以上了吧?”

  樊红阳点了点头,又说:“实际上20%的利息也算不上高,很多同行利率早达到了百分之四五十,甚至超过百分之一百。

  这不包括放网络借条的那批人,我指的是有些规模的同行,月放款量上亿的这种机构。”

  张益达摆手道:“我们不能跟他们比,他们纯粹是捞一笔就跑,根本不会考虑品牌。

  我们是要做成百年老店的,别的不说,起码得超过“号称存活102年,贯穿3个世纪”的阿狸吧!”

  樊红阳呵呵笑了起来,张总上次被阿狸搞了一次,现在举例就喜欢拿阿狸来开涮。

  “是的,我们要考虑品牌,也要考虑用户生命周期。”

  说到这,樊红阳脸色一变,郑重说道:“张总,必须得对一部分用户调高利率了。”

  “什么情况?你说说。”

  张益达也知道樊红阳性格稳重,有的放矢的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调高利率的。

  “P2P从13年开始兴起,网贷借款则是从15年兴起。

  消费金融的用户严格来说都是银行不要的次级用户。

  这些人抗风险能力很弱,基本上就靠工资收入来支撑提前消费。

  一旦发生点什么变故,比如说失业了,行业不景气,经济不景气,他们的还款能力就会出现问题。

  甚至这些情况都不发生的话,一个消费金融用户的生命周期也不会超过3年。

  一个人自制力太差的话,陷入消费升级的陷阱后,很容易迷失自己。

  不断借钱消费,还款能力越来越差。

  工资无法支撑每月还贷后,就开始借新还旧,套现信用卡。

  直到负债越来越高,最终产生“爆炸”。这也会形成很大的信贷泡沫。

  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会录入央行征信,而P2P和一般网贷没这个资格。

  很可能成为最后的接盘侠!

  老哥把我们这种机构的钱借了出去,拿去还了银行或者信用卡贷款……”

  “那你的意思了,调高利率,也是为了抵御以后有可能爆发的次贷危机?”

  樊红阳摆摆手,“没那么严重,我们国家只要制造业还在,低端岗位还在,总能找到一份工作的。

  我的意思是针对借款频繁的这部分用户,榨干最后一丝利用价值,然后甩给其他金融机构。

  不然的话,获客成本高昂的今天根本不可能一个借款用户只使用一次。”

  说得也太赤裸裸了吧!尽管这是事实,包括银行也是这么干的,但难免会有一些残忍。

  但这条路,也是一些不懂欲望节制的年轻人自己选择的。

  一年借款一两次,还可能是创业或者遇到什么难题。

  每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