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索尼的橄榄枝_重生之大导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过索尼影视娱乐公司一直都拿不出什么太优秀的作品,这导致他们不断的出现亏损,年年负利润,甚至成为了母公司索尼公司的一个巨大的短板。

  而索尼想要扭转这一局面,在除了在美国市场上进行改革之外,他们还将目光瞄准了其他的领域。

  作为华国的近邻,RB人对华国的了解远不是美国人能够相比的,所以相较于好莱坞的其他电影公司而言,索尼是最早注意到林全的公司,林全的电影还在RB上映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票房,这让索尼看到了一道商机,那就是打开华国市场的商机。

  华国的电影市场目前总量不大,索尼基本上不会太考虑,但是索尼在华国拥有众多其他的业务,因此如果能够跟林全合作,既而跟林全背后的林氏集团建立起合作关系的话,这对于他们进军华夏市场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因此,这个时候他们找到了林全,并且主动提出愿意作为林全电影的全球发行商,利用索尼的渠道来帮助他进行电影宣传和推广,只不过索尼虽然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是在分账上面却还是不马虎,电影分账其实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国际通用的模式,一种是华夏独有的模式。

  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是这样的: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其中制片方就是投资人,发行方就是像索尼这样的电影大公司,不过这些公司有的时候也会充当投资人和制片方,放映方就很好理解了,就是电影院。

  三者来看,电影院是最赚钱的,而投资方只能获得大概三分之一的票房,所以才会有总票房超过投资三倍才能回本的说法。

  而作为发行方来说,他们需要进行宣传,在全球进行排片的争夺,需要投入资金进去,不过没有制片方那么多,所以分到的利润也比较少,只有17%。

  华夏的电影分账比较特殊,首先要扣掉不少的9%的钱上交给相关的机构,作为扶持电影市场的发展资金,而剩下的91%的钱是可以分的,其中在这91%的钱里面,院线可以拿走57%,最后还剩下的还要扣掉1-3%代理发行费,最后还剩下40%左右的钱归制片方和发行方进行分账。

  一般来说,制片方的收益大概在总票房的33%左右,略低于国际上的35%,不过三倍票房回本的情况在这里依然是适用的。

  而在2012年之前,进口的大片在华夏市场上却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他们的分账大概只能获得13%的总票房收益,因此别看在华夏的电影市场上他们的票房很高,但是真正落到他们口袋的钱却不是很多。

  直到2012年习大大访美之后,进口片的票房分账才有所提升,从13%提升到了25%,而在这之前,2009年上映的电影阿凡达虽然创造了十几亿的票房,但是真正能够落到制片方口袋中的钱还不到2亿人民币,有的时候总票房看起来吓人,但是制片方却不赚钱,就是这个原因。

  而在2014年上映的《变形金刚4》就比阿凡达幸运多了,因为分成的提高,他们接近20亿的总票房可以分到差不多5亿人民币的收益!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