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四章 平津危急_百年家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黎家位于南锣鼓巷的宅子一直没人,她也懒于打理,直接随着楼先生一道去了报社给安排的旅店,一觉醒来也没怎么神清气爽,只是浑浑噩噩的吃了早饭,听周围吃早餐的北平人聊天,一耳朵之下,全是一个问题。

  北平谁来守?

  会打仗的全上前线了,而且目前看来全都被打崩了,那么北平这是等着日本鬼子来接收了?这绝对不能有!

  虽说现在中央政府在南京,那个什么六朝古都,可是北平有紫禁城啊!紫气盘绕之地,历来帝王之所,北平都不要了,中国还有的救!?

  如果不是来自于一个北京确实是首都的年代,如此自信的言论一定会受到包括南京,西安,开封,洛阳,杭州等各个“古都”人民的疯狂吐槽。

  但是,她也很好奇,北平谁来守?

  楼先生表示,他也猜不出来。

  两人先提交了这一阵子来所有的工作成果,黎嘉骏的底片和楼先生的文章,问及丁先生,得知他竟然已经回来了,黎嘉骏大喜,连忙赶去慰问,楼先生左右没事,便一起去了。

  丁先生来得早,就住在了离报社比较近的四海旅馆,他此时正在房里抽着烟看报,看到他们来了,也很高兴,三人坐下来,话题直奔战况。

  现在全国都知道喜峰口的事迹,这固然是二十九军自己的努力,但是宣传的到位也功不可没,只是丁先生本身温文尔雅,行文详细生动却激情不足,结果到头来还是交给了报社的另一位记者来润色,那位叫史量才的先生笔力极为劲道,三言两语就把战争片写成手撕鬼子,看得所有人大呼过瘾,连丁先生都不得不服。

  “你们古北口就是缺了个史量才。”丁先生这般总结,“冷口也是,听闻冷口打了若干进攻战,数次夺回阵地,虽占了天险之利,但也是惊人功绩啦。”

  “可不是,版面全给了喜峰口了,徐庭瑶和商震都太心高,看不上那点名声。”楼先生笑道,“中央军都这臭毛病,要不是不擅宣传,怎么中原大战能让苏维埃发展到那个地步。”

  黎嘉骏耳朵一动,第一次从这个层面听到我兔的消息,但楼先生说完就自己转移话题了,仿佛不愿多讲:“不过丁兄啊,也不能全怪那萧振瀛会折腾,你还是那般客观不抓重点,当然要史兄那般会抓眼的,我昨日见了你的一封投书,同样一个罗文峪,你写将士们手握大刀奋勇杀敌;史兄却写大刀英雄王元龙单刀劈杀十六个鬼子,哪个好看一目了然嘛。”

  “哎。”丁先生摇头,“过去常驻南京,写报道单提哪个政客都要深思熟虑,后来都不愿多提个人了,我虚长你们几岁,却反而束手束脚了。”

  楼先生大笑:“如此明白就好,否则就真是虚长吾等几岁了!话说回来,小丫头怎的没有话讲?”

  黎嘉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