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章:全取西域_大唐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呼呼的瞪了马周几眼,李承乾做回位置,无力道:“李靖现在在何处?”

  “在白杨河东北方向六十里处的沙漠中。”

  李承乾看向了舆图中间那一片不大不小的沙漠:“突厥军的奏报呢?”

  外殿的秘书吏闻声进来,茅四从他手中接过奏报,转递给李承乾。

  李靖的奏报中,并未多说什么,甚至,都没有一句请罪之言,好像违抗军令,在他眼中根本不值一提,按理说不应该如此,李靖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他此次如此反常,到底是因为什么?他之后又要如何?

  李承乾扔下奏报,烦躁道:“你们说说,现在该如何,自开战以来,打的糊里糊涂没头没脑,也就是左路军李大亮还有点章程,中路右路,跟没头苍蝇似的,打来打去,打的一团糟,眼瞅着两个多月过去了,在耗下去,国库的耗子都要饿死了。”

  听得这话,坐在左侧首位的房玄龄,暗自摇摇头。

  不错,自开战以来,唐军的确就跟个没头苍蝇似的,李道宗率军,先是在甘州城磨蹭数日,而后又在车师、庭州两地之间转悠,最后又跑到楼兰瞎折腾一圈,忙活来忙活去,粮秣耗费一空,兵马也有不小的损失,从始至终,唐军还没有掌握到一丝主动权,自大唐立国以来,还从未打过如此窝囊儿戏的仗。

  之所以如此,除了跟仓促发兵以及对吐蕃了解不多之外,最大的因素,还是跟唐军内部自身的混乱有关。

  自贞观七年推行新政始,到现在皇佑七年,不多不少,刚好十年,在这十年间,唐军先是废除府兵制,推行募兵制,之后又推行新军制,而后又是增设枢密院,再然后又是不停的调整军制,之后再增行军道,前两年又是大扩军,短短十年间,唐军一直在不停变动,基本上就没怎么安稳过,上至枢密院下至行军道,各部司之间都还没磨合顺畅呢,这场仗能打好才怪,况且,还有文武之争。

  李道宗为什么瞻前顾后,为什么这位以往喜欢兵行险棋的大将,突然开始循规蹈矩,是他老了吗,是他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壮志吗?不,从李道宗诛杀一万降俘来看,他还是那个他,他之所以变得小心翼翼按部就班,最大的担忧,就是害怕打的太猛了,补给会跟不上。

  为什么会如此担忧补给?因为这场仗,文官集团是不愿意打的,或者说,他们是不愿意如此大打,吐蕃人此次虽然做的过分,但派个四五万人,小惩大诫一番,能保证商路畅通就得了,何须大张旗鼓的纠结四五十万人,西域这地方,渺无人烟,除了瓜果出众之外,要啥没啥,境内又遍布瀚海戈壁,种地不行,放牧又不如草原,打下来有什么用?就为了找回面子?

  只有小孩子,才会为了面子豁出一切,所以户部民部以及内阁,一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