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0章 国际情人节和七夕_重生从700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那他为什么不选择元宵节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华夏的情人节呢?”李静怡问道。

  “很简单!因为元宵节一般都在2月份,而国际情人节是2月14号,两个情人节总不能离的太近吧?

  一个月过两次情人节商家怎么薅羊毛?”

  “额,罗凡你这解释也太不浪漫了吧?”

  “商业行为哪来的浪漫可言?你现在都是一家估值百亿米元的互联网一线公司的高管了,现实一点好吗?”

  “那照你这么说,七夕节原来的含义是什么?”

  “这个呀要从七夕的由来说起,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等。

  古代华夏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由此可见七夕节其实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

  大约在三四千年,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

  不过,古时候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节最初应该被叫做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原来七夕节出现的这么早吗?那古时候七夕这天人们都在干嘛?”李静怡问道。

  “关于七夕的记载,最早出现于东晋葛洪的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意思是说:汉朝的宫女常常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缝衣制裳的宫楼里比赛穿针引线,民间也纷纷效仿。

  最初的只是女子们比拼、学习女红技能的日子,这种风俗叫作乞巧,即乞求心灵手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的七夕也许增加了新的内容,但始终不变的是女性乞巧,而且古代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七夕女子和男子约会的这个风俗。

  硬要说的话,七夕节的时候倒是有未婚女子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小姐妹们聚餐玩耍的风俗。

  所以七夕怎么也扯不到情人节上面,最多就是女儿节。”

  听到这儿李静怡有些无语,不过她其实也知道,在古代三纲五常等儒家观念影响下。

  女人连出门都不是那么随意,更别说和男人约会了。

  被罗凡这么不浪漫的解释怼到了脸上,李静怡也没有继续玩下去的意思了。

  两人找了个饭店坐下来,点了两个平淡可口的菜。

  大过年的家家都是大鱼大肉,这时候大家都吃腻肉了,多吃些清淡的菜才是王道。

  吃过午饭后,罗凡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