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10 章 初见昆明县教谕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膝下拼横幅,四周镶大宽边,前面系着两根带子,看起来很有几分儒优雅之风。

  也很符合读书人的气质和风格,杨云滇也喜欢这种衣服,因为穿起来方便痛快,不过也就仅限于在外面装逼的时候。

  等回到家,要吃饭洗漱,这个衣服就很不习惯了,很麻烦,杨云滇是个连洗漱时候都不穿外衣的人,何况是这个宽衣大袖的袍子。

  进了县学,杨云滇也不敢怠慢,直接拦下了一人问清楚了昆明县学教谕朱国昌的所在,就直奔而去。

  “学生杨云滇求见教谕朱大人。”

  来到门口,杨云滇急忙抱拳行礼,对着里面喊道。

  “进来吧,门没关。”

  里面传来了一个沉稳的声音,听起来是个中年人了。

  “学生原丽江军民府鹤庆州生员杨云滇参见教谕大人。”

  等进了房门,杨云滇急忙恭敬地施了一礼,口中说道。

  “哦,你就是杨云滇啊?不错,不错,十六岁就能考中秀才,也是难得,真是后生可畏啊。”

  “见到你们这些年轻学子,老夫都要觉得自己真的老了。”

  看着恭敬行礼的杨云滇,昆明县学教谕朱国昌不禁拈须微笑着说道。

  朱国昌乃是云南临安府人,乃是大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甲子科的举人。

  云南荒僻之地,很多外地人都不愿意来做官,因此本地的很多举人都能出仕,担任诸如县令、教谕等一类官职。

  “大人谬奖,学生愧不敢当,大人正春秋鼎盛,年富力强,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大人正是做学问的好时节。”

  杨云滇急忙拍了一记马屁,不过说的也是事实。

  “呵呵,你倒是会说话,我看你年纪已经十八了,可是看着不像啊?”

  望着这个朝气蓬勃的少年郎,朱国昌也不禁有些疑惑地发问。

  “还是老大人慧眼如炬,小生自幼父母双亡,家里没人帮忙,又是外来户,没有亲戚。”

  “因此只有早早参加童生试,可是又担心年龄太小,没法参与,就只好虚报了年龄,小生如今其实还未满十四呢。”

  杨云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其实他哪里知道自己现在是个什么年纪,这些都是他胡乱编造的。

  “哦,我就说呢,那你就是不到十二岁就考中生员了,这可真是个奇迹啊,堪堪达到童生试的最低年龄。”

  朱国昌也是高兴地说道,显然是对杨云滇这个神童充满了好奇。

  “大人谬奖,小生也是出于无奈,家中没有大人,又没有亲族相帮,还有恶奴欺压,只能早早考个功名护身。”

  杨云滇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有些悲壮地说道。

  “唉,可真是不容易,我听说你是变卖了家产一个人来昆明备考的?”

  朱国昌又是好奇地问道,杨云滇这样破釜沉舟的举动,作为读书人,他是很钦佩的。

  “是啊,是啊,老大人连这个都知道。小生也是无奈,如若不把田地房产卖给那些恶奴,怕是都不能活着走出鹤庆州。”

  “况且那里已经没有亲人,留下也是徒增烦恼,还是离开为好,以图将来。”

  杨云滇又是一副受气小媳妇的模样,让人看看了很是生怜,忍不住想要帮扶一把。

  “这些恶奴,实在是该死,你以后好好学习,待到将来有了一官半职,再去惩处那些恶奴。”

  朱国昌很是生气,不过他也知道那些人在当地肯定是有背景的,他一个区区的昆明教谕也没有能力帮杨云滇。

  “来人,去请赵撰大人来,这杨云滇以后就跟着他学习好了。”

  朱国昌接见杨云滇也就是走过过场,这是知县大老爷的亲自交代的事情,他也要给个面子不是。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