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41 章 骚年,未来可期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实的历史上,朱国昌是明代南直隶的最后一位苏松学政,他在崇祯七年中进士,也就是五年后。

  在公元1644年,“甲申之变”后,朱国昌坚定地跟随史可法等人,表示愿意继续效忠明王朝。

  因此攀上了福王朱由崧,并受到重用,公元1644年七月,南明朝廷任命朱国昌出督苏松学政。

  可惜,朱国昌在学政任上的政绩乏善可陈,不仅如此,反而是闹剧百出,成了公认的笑柄。

  这主要在于朱国昌“广营贿途”,“录纰缪以为奇异”,为了多多受贿,竟把错漏百出的文章当作奇文录取。

  后人猜测,朱国昌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除了效仿马士英等人外,或许是意识到南明小朝廷是兔子尾巴长不了,觉得不捞白不捞的原因吧。

  因此,这就是个贪官,但是不是国贼,更不是汉奸,也算是守住了作为大明臣子的最后一点点底线了。

  和朱国昌虚与委蛇一番之后,杨云滇才出了教谕的小院子,来到了县学之中。

  说来也是奇怪,杨云滇来到这县学之中也已经有了一个多月,可是他还从来没有在这里转悠过。

  每天都是来去匆匆,早上来到县学,直到下午离开,所有的时间都在学习和看书,根本没有时间关心其他,更不用说好好的逛逛县学了。

  现在赵撰走了,他们也就暂时没有先生教学了,估计最近的课也就上不了了,之后就到春节了,要上课那也是明年的事了,今年是不可能了。

  “嘿嘿,春节后,我也就是廪膳生员了,到时候也可以抬头挺胸的走路了,从一个伪学霸真学渣到小有名气的小学霸,想想自己也算是个人才了。”

  杨云滇笑嘻嘻地自嘲着,想当年,他也是高考历史148分,政治146分、语文129分的人,提一句,满分都是150分哦,这文科还是能对付一下的。

  在明清时期的府州县学中,廪膳生员的地位是最高,也是最受人尊重的。

  即使是管理学院的官员们,甚至是教谕、训导都要客客气气地称廪膳生员为“斋长”,不敢托大。

  无他,这些人是最有前途的学生,将来可是有可能中举、甚至是中进士中状元的,谁愿意得罪?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的道理大家还是懂的,谁都有困顿不济的时候,但谁又能料定他们日后的人生轨迹呢。

  即使到了后世,那些学校中的优秀学生,尤其是最拔尖的那一批人,学校和老师不都是要哄着供着吗?就是一个道理。

  甚至对于一些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学校除了减免所有的学杂费,还会给出高额的奖学金来吸引优秀学子加盟。

  昆明的县学建在菜海子西北面一角,原本是黔国公沐家的产业,后来拨付给昆明县建县学。

  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云南贡院,也就是后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