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15 章 夫妻夜话VS闺房密语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的智慧,用自己的智慧来不动声色地化解别人的诡计,这是真正的有智慧。

  驿站是中国历史最为古老的制度之一,在古代扮演着的,其职能是传递官府信件,并为来回往返的官员提供食宿与马匹的场所。我国历史上的驿站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的时候。可以说驿站的存在,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极大的便利了天子与地方的联系。但是,这个驿站制度在明朝末年的时候,俨然已经变质腐败。明朝官员大在办差过程中,往往借助于驿站制度的漏洞,榨取国家财富。曾经本为了加强天子与地方联系的驿站,一时间成为了官员们休闲的场所。

  因此,明王朝每年要为驿站支出大量的银两,可这只是杯水车薪,当明王朝的拨款无法维持驿站的时候,往往需要向驿站所在地的民众摊派,这间接也加重了底层民众的负担。正是在明王朝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裁撤驿站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似乎成为了一个最好不过的决定。

  历史总是这样,不经意的一个瞬间都会使整段历史产生涟漪。崇祯朝有一个名叫毛羽健的言官,在入京当官之后,自己私自娶了个小妾,当自己的妻子得知消息后,通过驿站火速回到北京。因为这个毛羽健本身就惧怕自己的老婆,所以在无奈之下只好将自己的小妾赶走。这个时候的毛羽健非但不怪自己,反而将这一切怪罪于驿站,于是便心生怨恨,有了裁撤驿站的想法。于是便与当时的兵部尚书共同向崇祯进谏,裁撤已经日益腐化的驿站,并且将省下的银两,转用做辽东军饷。在听到这样的想法后,厉行节俭的崇祯,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便下旨裁撤驿站。可是崇祯不知道,正是这个原因,直接导致了明王朝的灭亡。

  明代在全国交通线上设有驿站,作为政府上传下报的通讯脉络,也为高官显宦公务往来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条件。按规定,每隔十里置铺,铺有铺长,六十里设驿,驿有驿丞。

  铺的主要责任是传递文书,在达官显贵往来时也有导迎的义务。驿的主要任务是为政府官员提供舟车、马匹、夫役等交通工具和住宿膳食条件,也有传递紧急公文的责任。

  初期,制度比较严格,未经朝廷允许,一般官员不能私自利用驿站。到明中期以后,随着吏治的全面败坏,驿递制度也弊窦丛生。大小官员往来于道路时,常常任意勒索夫、马。

  甚至敲榨“折乾”,即令驿站提供超过实际需要的供应,其超过部分折成银子纳入私囊。这样,就使驿站有限的人力、物力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甚至为了赔补经费而卖儿卖女。天启二年御史方震孺曾经说过:

  至若驿递,夫只有此数,马只有此数,而自有东事以来,军情旁午,差官络绎,奚啻百倍于前。而欲其照旧支撑必无幸也。臣所经过,自通州次抵山海,见夫头、马户以及车户,无不泣下如雨,不忍见闻。而瘦马走死道旁者又不可胜计。《淮南方孩未先生全集》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