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370 章 抢摘桃子的布政使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很多时候公子根本都不带他们玩,他们彻底给遗忘了,这可是危险的信号,没用的人,可是不会被保留的。

  “公子,来了。”

  很快,花满楼和青枫取了笔墨纸砚和镇纸来了,将纸铺开,压好,方便杨云滇下笔。

  听雨轩思秋

  文簟泛清光,柔飔引玉塘。

  阴连荷气润,梦坠叶声凉。

  晚照多为影,闲庭过一香。

  芙蕖今自可,怜尔阅秋霜。

  这首《听雨轩坐秋》的古诗,是清朝诗人邓辅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杨云滇抄袭了过来,但是现在不是秋天,已经他改了一个字,将诗词的名称改成了思秋。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他不会写,要抄写,还要适合现在的大环境,要是一字不改的抄袭,那可是要闹笑话的。

  “嗯,不错,不错,贤侄这诗写的很有韵味,已经隐隐有大家风范了。”

  云南府知府王绍旦又是急忙跑出来对杨云滇写的诗句进行表扬,当然了,这诗写的也的确是好,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真是后生可畏啊,杨生员这首诗功力不凡啊,要不是亲自看着你写出来,我都要怀疑这是不是你写的了。”

  “诸位都来看看,全诗以荷叶的清香作为描写重点,再从荷叶凋残、西风渐起写到诗人的悲秋情绪,哀怨低徊,又含而不露,不愧为大家手笔。”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当真不凡,今后只要继续保持下去,必定能成大器。”

  见到杨云滇的这首《听雨轩思秋》,云南巡抚谢存仁也是非常的震惊,随即也不吝表扬,开始了大加赞赏。

  见到巡抚大人都亲自上场表扬了,其他的官员无论出于真心还是虚情假意都纷纷赞扬起杨云滇来。

  “巡抚大人和各位大人谬赞了,学生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啊,实在是惭愧,惭愧。”

  见到这些大人物的表演,杨云滇急忙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甚至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这诗句肯定好了,他的真实作者邓辅纶(1828~1893),可是晚清著名诗人。字弥之,湖南武冈人。

  乃是咸丰年间的副贡生,官浙江候补道:诗多学“选体”,思力沈苦。时与王阎运齐名,为近代湖湘派诗人的代表。著作有《白香亭诗集》。

  湖湘诗派的领袖王闿运称其诗文“下笔渊懿,出语高华”,“卓然有大家风”(《湘绮楼说诗》),洵为知者之言。

  这么多人都称赞的诗人,写出来的东西当然不凡了,眼前的这几个人虽然是云南的地方官,可是没一人在历史上留名。

  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人,更没有什么流传千古的作品存世,就可以看出这些人不过是些碌碌之辈,一群庸官而已。

  “难怪杨生员,这小小年纪就能从荷叶的容易凋残想到人生的青春易逝,充满了感伤的情调。”

  “我也是大概的了解了一下,这才发现原来杨生员的身世竟然如此的坎坷,能走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不过,杨生员,你放心,布政使衙门就是你的后盾,本官就是你们的后盾,谁要是想要欺负你,先得问过我。”

  就在大家都在赞扬杨云滇的诗句,他也在客气的时候,左布政使蔡侃却是急不可耐的跳出来摘桃子,表示了对杨云滇的善意。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