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亡流星雨_夏花的末世之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夜,相同彗星的碎块再次袭击了地球,华国西部大部地区均遭受不同程度袭击,落下的冰块更加细碎,波及的范围更为广泛,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阿尔泰山和喜马拉雅山聚集区第一时间通报了彗星攻击事件,夏花对于流行雨坠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结果深感欣慰,但是,仍然隐隐感受到一丝不安。

  次日,夏花邀请天体物理和空间研究观测站的专家举办了一次科普讲座,详细讲述了流星雨和彗星成因,分析了流星雨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同时,也分析了潜在的风险,让大家了解到,最为主要的风险就是——彗星可能携带致命病毒或致命微生物,而这些病毒和微生物一旦在地球环境存活,很有可能没有对手,会泛滥成灾。

  无论人类还是动植物都有可能无法战胜它们,就像19世纪发现的‘嗜碳性带电微生物(dds)’一样,两个世纪以后,它对人类文明造成了毁灭式打击。

  在讲座间隙,霍为直接提出疑问:“经历低温、高温、和射线辐射,那细菌和病毒怎么能熬过那么恶劣的环境而抵达地球的呢?”

  专家:“这些细菌和病毒耐受低温,随着天体或碎片在宇宙中游荡,而各种碰撞,导致这些病毒转移并被冷冻于彗星的冰层中,冰层很好地保护了这些病毒和细菌,让他们免于遭受极寒、极热和高剂量宇宙射线的辐射。

  当彗星被地球引力捕获后,强大引力以及和空气摩擦产生的热,共同导致彗星解体,杀死了部分病毒和细菌,但是仍然有很多彗星碎块以冰的形式保留下来,受到这些细小冰块的庇护,那么病毒和细菌就被成功带到了地球。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也是得益于这样的彗星碰撞,没有这个过程,或许地球上就是一片荒原和死寂。”

  霍为:“哈哈,就是说彗星带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还很难说了?”

  专家:“是的,霍区长,还有一种最大的可能,就是——彗星碎块对地球没造成任何影响,冰块中的病毒和细菌统统被地球上的病毒和细菌消灭了。地球生态发展了几十亿年,各种病毒和细菌种类浩如烟海,制约和被制约的机制早已形成,地球自保的基本能力还是有的。”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专家的话往往是错误的。

  时间来到10月中旬,距离流星雨坠落事件仅仅过去了一周。昆仑上聚集区已经开始进入初冬,夜晚温度低至-22c,但是在向阳的山坡或向阳的山脚下,正午前后还有一段时间气温在0c以上。

  临近中午,小顺子提着一个帆布袋子哼着小调快步走进管委会办公区,他径直走进夏花的办公室。

  小顺子:“尝尝鲜喽,尝尝鲜喽,主任,主任,看看好东西呀。”说着,小顺子吧帆布袋子往办公桌上一放,露出一堆浅色的菜花状的东西。

  夏花:“这是什么东西?看着既熟悉又陌生,是大蘑菇还是菜花?”

  小顺子:“按说这个季节野外不会有蘑菇,但也不是菜花,大家都说不上名字来,是几个瞭望哨首先发现的,他们采了不少,据说已经吃了两顿,味道和口感都很好,说让咱也尝尝,这个蘑菇可比咱阿尔泰上聚集区养殖的大多了,也好看多了。”

  夏花:“你胆子真大,什么都敢吃?万一有毒怎么办?”

  小顺子:“昨天人家就吃了,人还好好的,能有什么毒?”

  夏花:“我可不敢吃,要吃你自己吃啊。”

  小顺子:“不领情,好吧,我回家,独享喽,哈哈!”说罢,哼着小曲走了。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