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5_我在美漫世界有一个商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卫星轨道。

  这种卫星的轨道近于圆,半径约36000km。

  卫星绕地球作轨道运动时,相对于地面几乎没有相对运动,好像是静止地悬于空中,故称对地静止卫星.洲际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以及21世纪计划发射的太阳能发电站等飞行体都是利用这种轨道特性。

  第一个提出把地球同步卫星用于通信的人是赫尔曼·波托西尼克,他于1928年提出了这个设想(但并没有广为人知)。

  GeeO.Smith在系列科幻小说Veeral的第一个故事中提到了地球静止轨道,这是静止轨道第一次出现在大众文学作品中,但Smith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1945年,英国著名科幻作家亚瑟·C·克拉克在无线世界发表了一篇题为“Extra-TerrestrialRelays–RocketStationsGiveWorldwideRadie?”的文章,对地球静止轨道的原理进行了详细解释,这也使得地球静止轨道这个概念广泛传播。

  克拉克承认,他引入的地球静止轨道概念和Smith的ThepleteVeeral有联系。

  克拉克第一个阐明了静止轨道对于广播和中继通讯卫星的作用。

  所以,有时候地球静止轨道也被称为克拉克轨道。

  相应的,海平面以上大35,786km的地方有一片区域被称为克拉克带,它位于赤道平面内,可作为类静止轨道来使用。

  另外,克拉克轨道的周长大约是265,000km。

  在这轨道上进行地球环绕运动的卫星或人造卫星始终位于地球表面的同一位置。

  它的轨道离心率和轨道倾角均为零。运动周期为23小时56分04秒,与地球自转周期吻合,轨道半径为。

  由于在静止轨道运动的卫星的星下点轨迹是一个点,所以地表上的观察者在任意时辰始终可以在天空的同一个位置观察到卫星,会发现卫星在天空中静止不动,因此许多人造卫星,尤其是通讯卫星,多采用地球静止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在轨服务技术在促进经济、国防和空间技术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

  人造卫星与地面相对静止,固定在赤道上空。顺行的圆形轨道,距地面高度为35786千米,卫星运动速度为千米/秒。

  一颗卫星可覆盖约40%的地球面积。

  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常采用这种轨道。

  另外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部分卫星也是使用该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伽利略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太空站及哈勃望远镜的半径比较图。

  另外,月球轨道半径(385,000公里)是地球静止轨道的大约9倍。

  静止轨道卫星都必须分布在赤道上空的同一个圆环上。

  在运行过程中,为了避免卫星受到不良的频率干扰,需要把静止轨道卫星分开来放置,这就意味着轨道位置是有限的,因此,静止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数量也是一定的。

  不同国家为争得同一静止轨道位置(如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国家)和频率资源会发生矛盾,这样的矛盾可以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的轨道分配机制来协调解决。

  1976年,8个赤道国家通过了波哥大宣言,宣称这些国家拥有其领土上空静止轨道的主权,但这个宣言从未被国际社会承认。

  未完待续

  第063章预告两种轨道的区别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