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置版 012_我在美漫世界有一个商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置,以河西置雍州。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在班彪的建议下,重置护羌校尉,治于凉州令居县。

  晋惠帝元康中,改为凉州刺史。

  护羌校尉属官有长史、司马二人,皆秩六百石。

  又有护羌从事,多以边郡太守、都尉转任。

  除监护内附羌人各部落外,亦常将羌兵协同作战,戍卫边塞。魏、晋及北魏沿置。

  后凉、西凉、北凉亦置。

  南朝齐、梁时授吐谷浑王此职。

  据《续汉书·百官志五》记载:“主西羌”。

  《后汉书·西羌传》班彪提及“持节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所疾苦。

  又数遣使驿通动静,使塞外羌夷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做备。”

  这可以说概括了护羌校尉官署组织的职掌,为以往的研究所涉及,但并不完备。

  通过对史实的梳理,护羌校尉其具体职掌可以归纳为三方面:

  政治抚绥,巡行理事

  护羌校尉的工作对象重点在于塞外未归服的羌人部落,带有很强的羁縻性质,强调政治抚绥。

  赵充国在举荐辛临众取代辛汤时清楚的反映出这一特点。

  东汉光武帝在和陇西隗嚣、河西窦融打交道时,派遣温序为护羌校尉招慰羌人,温序未见领大军,也体现了这一官职的抚绥性质。

  后任牛邯也是为抚绥羌人的目的而任命的。

  既然“护羌”、“主西羌”,和郡守领编户类似,巡行理事也是重要职责。

  悬泉汉简中就有反映羌人发生纠纷争斗到官府诉讼调解的案例。

  “二四一《案归何诬言驴掌谋反册》……年八月中徙居博望万年亭做外归菆谷,东与归何相近。

  去年九月中,驴掌子男芒封与归何弟封唐争言蹰,封唐(124简)以股刀刺伤芒封二所,驴掌与弟嘉良等十余人共夺归何马廿匹、羊四百头,归何自言官,官为收得马廿匹、羊五十(26简)九头,以其归何。

  余马羊以使者条相犯做外,在赦前不治,疑归何怨恚,诬言驴掌等谋反。羌人逐水草移徙。……)”

  护羌校尉“理其怨结”就是诸如此类。

  必须按时巡视羌人部落,处理他们内部或与郡县吏民的纠纷,帮助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

  西汉设置护羌校尉,很重要的意图是为了防止羌人与匈奴互通声气。

  西汉设置护羌校尉,很重要的意图是为了防止羌人与匈奴互通声气。

  但随着匈奴势力被西汉驱逐出河西,这项任务逐渐不再吃重了。

  而针对羌人不相统属的情况,监视羌人的动向就是要阻止各个部落解仇交质,联合反叛。

  一有风吹草动,就可以警备,防止塞内外羌人勾结寇乱。

  到东汉汉羌关系矛盾激化时,护羌校尉越来越加重军事征伐的力度。

  各任护羌校尉屡屡自领重兵,还指挥地方郡守、都尉配合征剿屠杀反抗的羌人。

  西汉护羌校尉治所设置在令居塞,是陇西通往河西大道的屏障,重兵驻守。

  而东边的陇道所在水草肥美,南北诸羌相互交通,也是要冲。

  羌人为反抗汉朝统治,也往往切断陇道,使河西、河湟、陇右与关中联系困难。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先零别种滇零与钟羌诸种大为寇掠,断陇道。……东犯赵、魏,南入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遂寇钞三辅,断陇道。”

  未完待续

  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

  新人新书,求支持。

  第013章预告对护羌校尉的研究2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