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5_我在美漫世界有一个商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极”的宫城正殿,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正殿。

  始建于曹魏时期魏明帝。国家政治活动、元旦大朝、新皇即位、大赦改元、政治决策等重要国事活动都在太极殿内进行。

  太极殿的主体宫殿位于宫院北部中间,由东西向排列、宽约220米的三座大型建筑组成。

  居中的主殿台基体量最大,东西堂台基略小,三座殿基均为东西向长方形,大致位于同一东西向建筑轴线上。

  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该建筑群是汉魏洛阳城乃至中国古代建筑体量较大的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一种崭新的宫殿建筑格局。

  太极殿的建造确定了汉魏洛阳城的建筑布局中心,由此确立的————

  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单一宫城形制以及都城单一建筑轴线————

  以太极殿为大朝、东西两侧并列的东西堂为常朝的“东西堂制度”

  ————在中心正殿前设三道宫门、宫城三大主殿南北纵列的“五门三朝”制度等,开创了中国古代宫室制度及都城布局的一个新时代。

  太极殿是真正意义上的“正殿之祖”。

  自曹魏始中国形成了太极殿制度,从汉魏洛阳城开始确立的这一宫室制度,对后代都城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直接为隋、唐所沿袭,更为其后的宋、元、明、清所继承,并远播至东亚其他地区。

  如日本藤原京、平城京、平安京、长冈京,很多宫城正殿都叫“大极殿”。

  建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建魏,定都洛阳(汉魏洛阳故城),开始了对东汉雒阳城的新建与重建。

  曹魏政权重点修复北宫,起太极殿,采取了单一宫制,即宫城位于全城中轴线北端“居中建极”。

  居中建极的宫城上应北极星,这是中央集权得以强化的表现。

  单一宫制意在树立中央皇权的绝对威信,改变了曹魏邺城两宫并置的模式。

  公元227年,魏明帝曹叡继位。初期因忙于对吴、蜀作战,无暇顾及宫室内建设。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葛亮去世,战事趋于缓和,此时魏明帝决意在洛阳大修宫殿、苑圃、宗庙、社穆,整修城池、道路,而自己暂住许昌官。

  公元235年,用工徒三四万人,陆续在北官修建了主殿太极殿,后宫正殿昭阳殿。

  据《太平御览》和《资治通鉴》等书记载,太极殿建在高大的二层台上,面阔12间,正面设左右两个升殿的踏步。

  殿内设有金铜柱4根.是魏宫最巨大豪华的殿宇,两侧分别建有东堂和西堂。

  太极殿是皇帝举行大朝会等重要礼仪活动的主殿,东堂是皇帝日常处理朝政、召见群臣、讲学之所,西堂是皇帝日常起居之所。

  正殿太极殿与东西堂一字并列,这种布局起源于曹魏洛阳城,并一直到北朝末年,隋朝修建大兴宫才改变,使用时间长达近350年。

  在太极殿北有式乾殿,为皇帝正殿。

  式乾殿北有昭阳殿,为皇后正殿,殿前庭中有魏明帝时铸作的高达二四丈的铜龙、铜凤,十分奇伟。

  这些殿堂各自都有四门和廊虎围绕而成的巨大官院。

  太极殿前有通向官城南正闭司阅门的主干大街,并内此而形成一条内南而北的主轴线。

  未完待续

  第042章预告综述洛阳历史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