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7章 独属于音乐家们的仪式感!(求订阅_非正常音乐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语言这个东西要想韵律统一,无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全世界如此多的语系,每一种语系的发音方式,发音部位,舌头位置,共鸣腔等等,都各不相同。

  而这《合唱》交响曲,在谱面的乐理展示上,看在音乐家们眼中,那就好像是

  一副非常趋近于整体形象的画面。

  可画面中,线条与色彩是那么的不同。

  不是以细微线条色彩构建的整体性,而是宏观整体形象就成为一种平衡。

  那种大和谐与多元多彩的结合堪称神迹。

  在合唱时,任何一点“违和”那都是不可饶恕的。

  单一的语言会显得有些空洞,似乎缺少了瑰丽的色彩,可却形成了完整的整体。

  数种语言的叠加,虽然多姿多彩,让作品的内涵再次上升一个层级,可对完整的整体或许有一点破坏性。

  换一句话说。

  这就好像你从耳机听到的音乐,是否是双声道影响极大,而耳机的3D音效,也肯定不如电影院IMAX院里展现的3D环绕音效来的震撼。

  光看作曲本身,其实就是如此。

  如果市面上你能听到的,最简单的音乐,是一条一维的线。

  那是一个旋律在发展,在重复。

  无论多么好听,也只是一条线,多了就会重复,所含的信息量极少。

  那么,一些优秀的流行乐曲,在多变的和弦,和声的构建,不同乐器代表的特殊音色增添线条与色彩,随着时间上的变化,空间上,也有所展开。

  这就逐渐形成了一幅画,或简陋,或优美,信息量完全不是单条旋律线所能比拟的。

  这就是二维的画面。

  当来到了严肃音乐的世界中,接触到了大神级的作品后,这个时候,无数声部,多元化音色,夸张的架构,以及在不同平面上所展现出的变化,再加上严肃音乐更加注重的音响,以及声学效果后,就构建成了一个精致的几何体。

  这便是所谓音乐的“立体性”。

  换句话说,就是“层次感”。

  有了层次,自然就立体了起来。

  此时的音乐就变成了3D的。

  而这种精美的“3D”架构,如果语言上产生了不协调的感觉,就仿佛精致的雕像上出现了毛刺,没有经过打磨抛光一般。

  这如何能让广大艺术家忍受?

  “现在如果搞,是不是有点晚了?”

  在结束彩排后,会议中,有音乐家有些担心的问了起来。

  目前的进展十分不错,如果大规模改变一些内容的话,会十分不稳。

  这种不稳,对如此巨大的项目来说,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晚了就不搞了?”

  李少杰皱了皱眉。

  “没有九十八分,更没有九十九分!!”

  “要么一百分,要么零分!”

  遇到了问题,那么对于所有人来说,这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慌乱”。

  而有时候,一点慌乱就会扩散影响到整个群体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