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3章 试图偷偷抢项目_从1981年卫校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批判,一边暗地里却在做同样的手术。

  邓长喜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陈棋不愿加入他们,而他又知道了陈棋的临床思路后,他就想抢先一步将手术做成功,到时第一个公布出去。

  这样陈棋忙活了一场,最终只是替别人做嫁衣裳。

  世人只会记住第一个新术式发明人,第二个就是模仿吃屁的人。

  要怪也只能怪那位陈棋小同志警惕性不够高,在手术未成功,论文未发表的时候提前泄露了自己的手术思路和方法。

  活该被人“抢”了项目。

  华山医院作为国内最顶级的医院,沪市又是全国重点工业城市,每天因为工伤导致的断肢患者非常多,这也提供了大量的手术标本。

  是的,陈棋被指责拿病人做试验,邓长喜和他的团队还一做就俩呢。

  病房里,吴家弟教授看着眼前这只寄养在患者腿部的断掌直摇头。

  “老邓,不行啊,你瞧这手掌都已经肿胀变黑了,血供根本就没有接上,现在必须马上切除掉,否则不但腿保不住,还会引起全身感染。”

  邓长喜手摸着下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越州的陈棋又是怎么将断掌接活的?”

  做为国内顶级的手外科医生,邓长喜非常不甘心。

  自己的手术失败了,陈棋的手术成功了,几位大教授被一个小年轻比下去,非常没有面子。

  吴教授也在思考:“连续两台手术都没成功,那就说明我们的动静脉没有找好,血供没有恢复,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台手术显然没有之前预料那么简单。”

  这话一出,病房里的几人都陷入了沉思,想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陈棋这儿肯定会说一句,这不是废话嘛?

  字面意思很简单,找几条动静脉吻合一下保证血供,但陈棋又没说哪几条动静脉是可以用的。

  大的不能用,小的用了也没作用,要不大不小不粗不细的动静脉才有用,这里面是有选择诀窍的。

  真当陈棋傻呀?这种细节都告诉你们?

  另外断肢寄养在腿部是没有骨头支撑的,仅仅只是表面皮肤的缝合,所以整个断掌非常容易移位。

  可是血管吻合的初期,因为缝线的特殊,那是一动不能动的,动了就可能导致线头脱落或者因为不能吻合而闭塞,血供不顺畅,断掌不变黑坏死才怪呢。

  所以陈棋的办法是做了一个固定器,将断掌和腿部牢牢固定住了,只是伍建林来四院的时候,边主任提前拿掉了。

  细节决定成败,邓长喜、吴家弟是真的在盲人摸象,可陈棋不是呀,他前世是看过相关论文和照片的。

  邓长喜咬了咬牙,还是不甘心:

  “再找一些病人继续这种寄养手术,我们必须要赶在陈棋之前将手术做成功,咱们袁派手外科绝对不能落后于外人,否则咱们都对不起老师。”

  吴教授点点头:“我会留意类似病人的。”

  谁也不知道之后邓长喜和吴家弟做了多少台断肢寄养手术,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一直都没有传出成功的消息。

  陈棋这边张小东的伤势恢复很理想,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也有坏消息,那就是来自系统内官方的压力到来了。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