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往大了走,往高端走_三月麻竹从1994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高矮胖瘦还是没变。只是西装革履,配着干练的短发,很是有股子职场精英的味道。

  顿时忍不住问,“在日本一年都是这打扮?”

  吴景秀点点头。说现在是非常时期,打扮必须得和日本社会的主流一致。外边职业装,回家穿居家服,有时候为了需要,还得穿和服示人。

  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自己显得普通点,低调点。

  随着一路交谈,车子慢慢来到了郊区。

  关平把车子停在一个十字路口,等了会,当手机里传来刀疤的声音后,又掉头回转,大概开了800米,最终从左手边的一条岔道进了一栋民房。

  进到房里,林义问:“刀疤在哪呢?我怎么没看到?”

  关平说他在小溪的另一边,也开一辆车远远吊着的。平时一般不见面,也不住一起。

  “那他住哪?”

  关平把手里的望远镜给他,指指左前方说:“在那小山头的左起第七栋木房子里。”

  林义有些好奇,拿着望远镜一看,刚好在第七栋民房的窗台上看到了刀疤,此时后者也正用着望远镜四处察看。

  当从镜筒里看到林义时,还傻傻的笑了笑,算是打招呼。

  “刀疤的日语学会了么?”

  “会了。”

  说到这,关平顿了下,又补充道:“差不多一口纯正的东京口音。”

  闻言,林义有点讶异:“他怎么学的?一年就会纯正的东京口音?”

  “他语言天赋很强的,以前作战…”

  说到这,关平咧开了嘴,不说了。

  见状,林义翻了个白眼,也不再问。

  二楼一间密室,先给林义倒了杯茶,接着吴景秀就给他递了一摞分文件。

  然后,吴景秀开始了细细讲解:“现在日韩两国的半导体行业之所以能够纵横全球,与美国对它们的产业转移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在全世界半导体行业历史上,一共发生两次大的技术转移。一是上世纪70年代自美国转移到日本;二是80年代从美、日转到了韩国和我们t湾省。

  作为半导体技术的缔造者,美国曾经在产业和技术上一直都把持着绝对的话语权。

  而在扶植日本和节省人力成本的诉求驱动下,美国从朝鲜战争后期逐步将组装等尾部环节转移到了日本。

  1953年,尚在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副社长任上的盛田昭夫引进了晶体管技术,造出了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

  随后两年,盛田昭夫将公司商标改名为“SONY”,造就了一代消费电子宗师级企业。

  1959年,SONY出口美国的收音机便已达到了400万台。1965年更是飙升至2400万台,一时之间,MadeInJapan名声大噪。

  SONY收音机,这是日本在半导体产业上的首次尝试。此后,日本在半导体消费级应用上一发不可收拾。

  而此

  请收藏:https://m.bqgam.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